自6月中旬以来,黄河流域持续高温,*高气温达40℃,持续时间10天,目前仍在持续,大部棉田出现旱情。据不完全统计,受旱面积890万亩,抗旱面积544.5万亩,约占受旱面积的61.0%。其中6月底7月初局部降雨旱情解除,大部旱情持续加重。同时,由于持续高温干旱,棉盲蝽、棉蚜、红蜘蛛等虫害呈危害加重,局部暴发,对棉花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长江中游也出现旱情与渍涝。当前棉花生长进入盛蕾初花期,黄河也进入雨季,加强抗旱与防涝、中耕培土、清沟作垄,重施花铃肥、搞好化学调控和防治病虫害是当前棉花生产的主要管理措施。
一、旱与涝概况
河北6月中旬以来气温偏高1~3℃,*高气温达到40℃,降水偏少且不均,大部偏少一到五成,部分偏少七成到一倍。唐山、沧州东部以及衡水、邯郸市局部地区出现了50mm以上的有效降雨,干旱被解除,保定、石家庄、邢台、衡水等地有效降雨明显不足,6月下旬开始棉田轻度干旱,严重地块有萎蔫症状,总体来看,河北棉花受旱程度加重。
河南6月中旬各地气温均较常年高1~3℃,降水较常年少四成到一倍。部分棉田旱象显见,麦后移栽棉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套作田因麦后普浇未构成为害。南阳受旱面积70万亩,其中抗旱5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0%,豫东、豫东南、豫北普遍受旱,灌溉一次。
山东6月中旬以来气温较常年偏高1~2℃,降水偏少一成多,大部见旱。高唐县棉田受旱面积31.5万亩,其中抗旱面积12.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1%;陵县棉田受旱面积8万亩,抗旱面积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9.2%;夏津受旱面积58万亩,抗旱面积1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5.8%;临清少数地块受旱,抗旱面积1.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6%。
陕西主产区6月中旬开始高温干旱,气温都在35℃以上,*高达到37℃~38℃,渭南市受旱棉田70万亩,其中抗旱面积1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5%。
山西受旱30万亩,抗旱浇水20万亩,占播种面积20%。
局部渍涝。6月30日到7月1日,聊城、菏泽、济宁、德州等局部遭遇强降雨,*大降水量达到228毫米,部分棉田渍涝严重,2万多亩需改种其他作物。
二、干旱的不利影响
一是生育期提早。高温干旱导致生长减慢,营养生长弱,营养体偏小,株高低,果节短,生殖生长加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弱苗开花提早,另有少数地块脱蕾严重,这对棉花产量的形成不利。
二是病虫害严重。高温干旱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尤其使虫害加重(表1)。华北东部蚜虫、红蜘蛛和盲椿象均中度发生,黄淮蚜虫、红蜘蛛和盲椿象发生偏重,尤其是红蜘蛛的发生明显重于往年;黄土高原蚜虫发生较重;华北中东部病虫害相对较轻,但陵县红蜘蛛发生偏重。病害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枯萎病的发生。
此外,渍涝导致棉株急性萎蔫,先生是蕾铃脱离,接着叶片脱离,*后是植株再生。
三、主要管理措施
7月上旬,黄河长江进入盛蕾初花期,当前≥35℃的高温仍在持续,土壤失墒快,蒸腾量大,干旱加快,植株萎蔫,蕾铃脱落。同时,黄河也进入雨季,存在渍涝危害,因此,生产上要立足抗旱和防涝,追施花铃肥,中耕培土,搞好化学调控,加强病虫害防治,促控结合,实现壮棵稳长,搭起丰产架子,做到“小暑小封行,大暑大封行”。主要措施:
1、揭膜,追施花铃肥,中耕培土。中耕之前要揭净残膜,带出田外深埋,或收废利用。在底施复合肥田块,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有条件可施硫酸钾肥7.5~10千克/亩。未施底肥田块,30千克复混肥+1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肥/亩。接着用机械或蓄力封根培土,培土高度10~15厘米,可防渍涝,防倒伏,促进“两萎病”的快速恢复。
2、抗旱灌溉与防涝并重。黄河棉田灌溉要把握“头水晚,二水敢,三水、四水连续灌”原则,可采用地面沟灌,提倡隔行灌溉,灌水量10~20立方米/亩;有条件可采用滴灌或喷灌,持续干旱再浇**次,水量增加。当期黄河进入雨季,强调打通田间排水沟渠,清理河道渠沟,保证行水通畅,预防大雨暴雨造成的严重内涝。
3、分类指导抓化调。今年苗情复杂,不同地块和同一田块的苗情差异大。因此,要分类指导,因苗制宜搞好化调。在盛蕾初花期提倡普遍喷缩节胺,早苗壮苗,小暑可以小封行田块用1.5~2克/亩;弱苗迟苗,小暑不能小封行的田块用1克/亩。
4、加强预测预报,搞好病虫害防治。推广“复配用药”技术,一次防治多种病虫害。盲蝽用“马拉硫磷”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棉蚜、飞虱用“吡虫啉”或“啶虫脒”防治;加强二代棉铃虫防治,“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枯萎病用“黄腐酸盐”、“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毛树春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