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棉花协会**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棉花形势分析会上,纺织企业的代表呼吁政府有关部门、棉花企业与纺织企业一起共同关注棉花的收购、加工质量问题,尤其是棉花中的“三丝”,已成为制约棉纺织工业的发展的瓶颈。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功著、福建嘉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在会上共同表达了对棉花质量的担忧。他们说,随着棉花市场的放开,棉花收购在环节、机制、形式上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直接导致棉花加工难度加大,严重影响棉花质量,从而加大了纺织企业购买优质棉的难度。陈总介绍说,嘉达公司年用棉量在152 0173 3840吨左右, 03年度采棉样280只即可满足企业需求,本年度他们已采棉样580只,看样近1000只,但是由于质量不合要求,*终采购的棉花只满足了企业半年的用量,并且由于棉结、索丝多,马克隆值离散性大,“三丝”问题严重而不得不对每包棉花用HVI进行重新检验。以前一包棉花中的“三丝”*多也就10根左右,而今年这个问题特别突出,普遍在50-60根,*严重的在一个棉包中能发现400-500根“三丝”,这个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这些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他们不得不在挑拣“三丝”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组织上百名工人、购买进口的拣“三丝”机等办法进行人挑、机拣,每年的投入要在百万元以上,但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织成布后还要专人修拣,影响了交货的时间和质量。因此他们呼吁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高度重视“三丝”问题,并明确表示,愿意花更高的价格购买没有“三丝”的棉花。
他们提出,解决棉花质量问题关键在于源头,要标本兼治,提前预防。我国棉种的多乱杂的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内地更为突出,有的仅一个县就有几十个品种,造成了棉花内在品质下降,直接影响棉花的一致性。建议有关部门重视优质棉种的推广和供应,为提高我国棉花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