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了《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初步建成纺织强国。《规划》提出行业增长目标,“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7%;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65个,其人口数量达到全球总人口数量的63%,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我国纺织服装业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不断加大对沿线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新的出口市场。积*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不仅可以增加出口份额,也可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抓紧构建我国主导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价值链。要在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积*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谈判,加强纺织服装产能的对外输出,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
(三)服装定制
近些年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定制的消费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顾客越来越注重服装的“个性化”“**性”,希望自己所购买的服装具有独特的设计,不仅能够弥补自身体型的不足,并且能符合自身性格、气质和穿着场合的需求。个性化的趋势让中国**定制的市场需求巨大。
(四)互联网+服装业
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使得服装销售少了大部分中间环节,消费者花费比实体店少的价格就能购买到同样的服装,*大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优惠的心理;通过大数据可以精确找到消费者需求,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开发产品,使得资源利用*大化;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客户粘性,提高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二、不利因素
(一)国内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2017年,虽然国际贸易环境总体较上年略有改善,但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市场,我国纺织品服装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仍较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日本、欧盟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3%、4.2%和1.1%。但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更趋激烈,我国在传统市场所占份额逐年下降,2017年,我国在美国、日本、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3个、1.0个和1.0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需求竞争压力增大的同时,内需市场也持续进入消费升级阶段。品质型、改善型消费增长较快,而吃穿类基本消费增长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服装针纺织品零售占全社会商品零售的比重为4.7%,之后比重逐渐下降,至2017年比例仅为4.0%。纺织行业面对新零售模式的变化、消费渠道的变化,需挖掘内需市场新消费热点。
(二)渠道成本高企、追逐流量
线下方面,能带来*好客流的购物中心成本高企,2012-2017年专卖店服装专卖店渠道零售额上升,百货渠道均出现下降,具有流量效应的大品牌将进一步以更低成本占据购物中心等优质渠道更好的位置。
线上方面,2012-2017年线上渠道占比持续增加,线上的黑洞效应明显(优质品牌更容易表现相对突出),优质品牌望吸引大平台更多优惠,互惠互利。
(三)环保支出增加
纺织行业一直是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近年来,“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相继出台,环保部门的查处力度也开始加大,纺织企业在环保上的压力很大。《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形成纺织行业绿色制造体系,清洁生产技术普遍应用,到2020年,纺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下降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环保支出的增加势必会压缩纺织行业的利润。
(来源:搜狐;时间:20152 0173 3840;链接:http://www.baijiantest.com/a/295602465_25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