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仅是工业原料作物,而且是人类生活原料作物。2007年,全省627万亩棉田,仅秋收一季,除生产棉纤维45.13万吨外,同时生产油脂11.73万吨,相当于308万亩油菜籽的产油量,如按每人每天食用油脂50克,可供643万人一年的食用油;生产脱毒棉仁粉22.57万吨,相当于376万亩小麦的蛋白质量,如按每头出栏牲猪饲养需蛋白质26.4公斤计算,其蛋白质量可饲养牲猪368万头;生产棉籽壳27.98万吨,可用作栽培食用菌原料,生产食用菌27万吨左右,如按每人每天消费152 0173 3840克食用菌计算,可供500万人一年的食用菌消费。因此,棉花是集粮、棉、油于一体的优势资源作物,其主副产品加工、转化、生产的产品均是社会大量需求的畅销产品。下面仅就棉纤维市场趋势分析如下:
一、原棉缺口进一步加剧
1、全球棉花产不足需,库存下降。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12月月报预测,2007/200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600万吨,比上年度减74万吨,减幅2.8%;棉花消费274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1万吨,增长3.1%;当年产需平衡缺口140万吨;期末库存1070万吨,比期初库存下降241万吨,降幅18.4%;库存消费比由上年度的49.3%降为39.1%,为近年来的*低点。此外,近年来,利用玉米等农产品发展生物能源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采取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玉米,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呈调减趋势,面积的调减,势必导致原棉资源的减少,国际棉花贸易量下降,靠大量进口原棉弥补国内生产量不足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2、国内原棉消费增长势头强劲,缺口进一步加剧。本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呈高速、稳定发展,近六年平均,全国纱产量以年均18%的速度递增。2007年1—11月全国累计纱产量1793.68万吨,同比增加245.97万吨,折合用原棉1083.74万吨,同比增幅15.8%。11月份纱产量181万吨,位居历史月产量**。近几年,全国棉花呈波动发展态势,但生产的发展远不及消费的增长速度,国内棉花供求缺口呈刚性增长。近六年全国净进口原棉1128万吨,年均进口188万吨,2007年进口原棉213.7万吨,虽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仍占全球棉花出口贸易量的20%以上。2007年全国棉花生产虽然获得大丰收,预计总产700万吨左右,由于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价格的上涨,化纤价格的上扬,原棉供求缺口进一步加剧。据有关权威专家预测,本年度全国原棉缺口将扩大到480万吨以上,占全球原棉期末库存量的44.9%,是2002年缺口149万吨的3倍多。
3、我省棉花生产量不足需求量的一半。近十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棉田面积由*高峰的950余万亩,调减到600万亩左右,皮棉产量调减到40万吨上下,而此期,全省纺织工业纱锭则由本世纪初的328万枚,迅速增加到800多万枚,纱产量由不足60万吨,增加到120万吨以上,原棉用量由不足50万吨,增加到80万吨以上。2007年是本世纪以来棉花总产量*多的一年,达到45.13万吨,也只占棉花消费量的55%。按此发展速度,2009年全省纺织纱锭将突破1000万枚,原棉用量还将持续增加。全省棉花生产,面积扩大空间有限,提高单产尚有潜力可挖,但省内原棉不可能实现产需平衡,供求缺口将继续保持在50%左右,满足省内纺织工业发展需求,必须大量调进原棉。
二、棉花价格稳中呈升
2007年的棉价呈波动走势,每公斤籽棉售价5.00—6.20元,*高、*低价格的籽棉销量*少,主要在中间价徘徊,但总的趋势是走高。据全省1853个农户销售的359.13万公斤籽棉收入统计,平均每公斤籽棉售价5.80元,比上年提高0.66元,增长12.8%。同期的原棉售价每吨13530—13660元,呈稳定状态。籽棉的售价走高,主要是油脂、饲料价格的上扬,拉动棉籽售价上涨,棉籽售价由上年的每吨不足1400元,上涨到2007年的2600元以上。同期国际棉价稳步上升,CotLooKA指数每磅从2007年8月份的66.62美分,上涨到12月份的69.57美分,而且从12月下旬开始已突破70美分,年底已达71.60美分。
按照2007年每公斤籽棉5.80元,以38%的衣分计算,每公斤皮棉需籽棉2.63公斤,农民销售收入为15.25元,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可销售棉籽1.5公斤,棉籽每公斤售价2.6元以上,销售棉籽收入3.9元,棉纤维每公斤成本为11.35元,皮棉售价以每公斤13.5元计算,收购加工成本、利润每公斤2.15元。从国际棉花资源和目前价格走势分析,尚无理由支撑328皮棉每吨售价降到13500元以下,棉籽的加工产品油脂、棉仁粉、短绒大幅降价,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还有让利的空间,因此,2008年棉花价格为稳中呈升态势。(湖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 周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