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报】新格局下棉花质量是关键

百检网 2021-12-23

 当前,我国棉花市场的供需情况是,库存高、产量下降、需求减少、棉花价格走低、国内外棉价差缩小、棉花进口量减少,在新的市场情况下,我国的棉花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在5月12日于武汉举办的201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棉花纺织业者近700人共同探讨新格局下我国的棉花产业如何顺势而为。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表示,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棉花产业需要结构性的调整和必要的恢复,这是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的“新格局”。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高芳表示,要弄清楚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就要从棉花的产量、需求、库存等方面入手。当前,我国的储备棉库存量被称之为“天量库存”。2011年~2013年,3年收储总量是152 0173 3840万吨,投放了691万吨,目前,我国仍有超过1100万吨的棉花库存。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我国的棉花库存占全球棉花库存的50%以上。

  为消化国内棉花库存,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是5698万亩,为近13年以来的*低值;全国棉花产量为561万吨,其中新疆棉花产量是350万吨。

  随着棉花产量的下降,全国棉花加工布局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高芳表示,我国棉花生产向新疆等优势区域集中,这就带来了棉花加工布局的区域变化,内地棉花加工企业数量相对减少。截至5月10日,中国纤维检验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度公正检验的棉花加工企业有1100家,同比减少了441多家。其中新疆企业752家,占全国68%,同比减少53家;内地企业348家,占全国32%,同比减少388家。新疆棉花公证检验棉花量占全国总量的91%。

  国内棉花价格以下跌为主旋律。目前,我国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4月,我国棉花价格指数是12478元/吨,同比下跌6.8%,这是因为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后棉花现货价格回归市场,棉花价格产生了较大变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化学纤维消耗量的增长,相比之下,棉花消费的比重降低,但是我国棉纤维消耗的总量减少的并不多。他说道:“2015年,我国棉花消费量约600万吨,与高峰期相比,减少了约400万吨,但其中约200万吨的消费量由进口棉纱弥补,所以,与*高值相比,我国棉花实际的消耗量只降低了100多万吨,而且,我相信这个100多万吨也会补回来”。高勇分析,从去年年底到*近几个月,当国内外棉花价差低于1500元/吨之后,低粗支棉纱进口开始减少,国内的棉纱加工量开始增长,而且国内棉纱的出口也开始恢复。

  何为棉业发展新格局?

  在我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一轮金融危机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的大背景下,我国棉花产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困难。高芳介绍,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棉花产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我国棉花产量为532万吨,其间经过大幅增长,2015年棉花产量回落到561万吨。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棉花的产量又回到加入WTO初期的量。棉花需求量同样如此,2001年我国的棉花需求量为566万吨,其间经历增长、降低后,2015年度依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我国棉花需求量是708万吨(业界多认为是600多万吨)。她说道:“这两方面都是一个有趣的回归,从产量到需求量我们又回到了本世纪初期的水平。”对此,高芳认为,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棉花产业需要结构性的调整和必要的恢复,这是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的“新格局”。

  在新格局下,国家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表示,我国棉花、纺织行业同样面临严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就棉花产业来讲,其价格缺乏竞争力,质量难以满足下游纺织企业的需求。棉花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一是提升棉花的质量,让生产的棉花能够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推进供给与需求相互匹配;二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棉花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从源头上解决我国棉花的竞争力问题;三是推动棉花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提高中国棉花的质量和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协会促进,提出整体发展思路。

  在新格局下,我国棉花的生产格局从过去黄河、长江、新疆三大棉区的“三足鼎立”之势,变成了目前以新疆为主、内地两大流域逐渐萎缩的局势。同时,棉花加工、流通布局以及棉纺织产业布局都在调整,传统的棉业增长模式和路径面临挑战,新格局下应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生产领域,我国的棉花生产面临着“小规模、低效率、高成本、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等问题。在流通领域,面临着加工贸易企业整合、重组进程加快等问题。在纺织领域里,“竞争加剧,优胜劣汰,转型升级”成为主旋律。

  把提升质量放在首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介绍纺织行业的未来规划和发展前景中提到,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产业的发展事关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和“三品”战略的成败,十分重要,而棉花产业的关键现在看来还是品质。

  曹学军表示,自5月3号储备棉轮出以来,储备棉的总体成交率约99%,进口棉实现了成交率****,有的甚至加价超过3000元/吨。从储备棉交易的火热程度不难看出,只要棉花品质有保障,能够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对棉花的需求依旧比较旺盛。此外,棉花产业发展需要品牌。不仅要继续加大国家棉花品牌的建设,还要开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建设,要把打造金字招牌这个理念深入人心,踏踏实实做好棉花相关工作,真正搞好质量,提高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使得纺织企业和消费者愿意更多地消费国产棉。

  曹学军认为,只要棉花的质量好,棉花的消费依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棉花是*重要的天然纤维,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尽管近几年国内棉花的消费量看上去在减少,但是通过进口棉花和棉纱,我国总体上依然保持了每年1000万吨左右的棉纤维的消费能力。未来,我国将向建成纺织强国方向迈进,纺织产业的规模和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将继续增长,这为棉花消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勇认为,棉花质量的下降要从不同的角度看,从我国纺纱工业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纺纱厂在不断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用工越来越少,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企业对棉纤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一点,此次高峰论坛上明确提出,棉花产业要改变发展方式,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这对纺纱业来说是喜讯。

  高勇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期望国内棉花每年的消费量可以恢复到750万吨。“5年时间增长100万吨,这个期望值不高,但这是根据国家目前的原料库存情况、国内外棉价差和历年来国际棉花种植和生产情况,作出的一个预测和期望。”

  戴公兴认为:“在新格局下,棉花产业需要振奋精神,直面困难,努力探索适应新常态的生存之道。也就是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升品质,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动整个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从供给侧改革着手,生产出适合纺织行业使用的棉花,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