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30日,棉麻局(棉花协会)组织调研组前往新疆喀什地区的疏勒县、兵团第三师的42团,昌吉地区的玛纳斯县,奎屯地区的伊欣棉业、陆德棉麻仓库和兵团第七师的152 0173 3840团,实地调研新疆棉花生产、收购、加工、质量、销售、仓储、纺织以及质检体制改革情况。期间与棉农进行交流,与加工、仓储、流通、纺织企业和当地棉花协会、政府及兵团师团有关部门进行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减产降质,已成定局
(一)新棉减产(15-20)%
据自治区棉花协会统计,全疆棉花种植面积3300万亩,较去年下降9.5%。受7月中下旬持续高温、以及8月下旬9月上旬持续低温影响,对棉花生长造成较大影响,棉花单产下降至300公斤/亩左右,预计今年棉花减产(15-20)%左右,全疆棉花产量预计在380-400万吨之间。
(二)新棉质量有所下降
根据公检数据统计,截止10月底,全疆棉花主体长度较去年降低1mm,27mm及以下的占41%,28mm及以上的占59%(去年全年为85%);马值C2的占58%;断裂比强度S2及以上的仅占28%。长度短、马值高、强力弱已成为今年新疆棉花质量的*大特点。虽然后期籽棉收购显示质量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来看,今年新棉质量比去年下降已成定局。
各地反映,质量下降虽有气候因素,但与品种也有很大关系。过去籽棉收购按衣分高低来决定价格的高低,造成培育品种只注重产量、轻视质量,而今年恰好遇上高温天气,导致质量问题集中爆发。
二、收购过半,价格降低
截止10月底,北疆棉花采摘基本结束,南疆除部分地区手摘棉尚未结束外,大部采摘也接近尾声,全疆累计收购籽棉543万吨,收购过半。新棉集团反映,库尔勒、阿克苏、喀什三大棉区籽棉收购市场十分冷清,往年提价抢收的现象非常少见,轧花厂普遍“谨小慎微”。据了解,手摘籽棉收购价已从初期的6元/公斤左右下降到现在的5.6—5.7元/公斤(北疆,40%衣分)、5.4—5.6元/公斤(南疆,40%衣分)。
目前,为保纤维长度,加工企业普遍采用夜间加工、少开皮清机、采用皮辊机加工等措施。截止10月底,全疆已加工皮棉161万吨。
三、在库公检,进展顺利
目前全疆共开放39家专业监管库(容量700万吨),较去年41家下降2家。入库公检从9月15日开始,专业监管库全面采用电子仓单,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与纤检机构密切配合,确保了入库预约井然有序,企业、仓库、纤检机构有效衔接,基本能实现入库当天完成取样、重量检验,当天办理出库,有效减少了企业入库成本。绝大多数加工企业对本年度在库公检的速度表示满意。由于企业可以自愿选择预约仓库,且仓库库容充足,竞争充分,促使各专业监管仓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目前,部分仓库已对入库棉花给予费用优惠。
截至10月29日,全疆入库125.68万吨,其中:地方76.4万吨,兵团49.28万吨。公路、铁路运输畅通,每天铁路发运3000吨左右、公路发运1万吨以上。在库量95.68万吨,其中:地方48.8万吨,兵团46.8万吨。
四、需求低迷,销售疲软
受纺织需求低迷、新棉质量较差、进口棉纱价格便宜等的影响,到新疆采购棉花的客户较往年大幅减少,新疆棉花整体销售疲软。分区域看,北疆棉花由于质量比南疆好,销售情况相对好些,尤其是长度在28mm及以上、比强度在28克/特克斯及以上的棉花比较畅销。
兵团决定仍然采取通过兵团棉麻公司统一平台签订合同和结算的销售方式。鉴于尚未确定销售价格,为不耽误销售时机,目前各师主要采取的是不定价预售方式销售棉花,待兵团统一定价后再补签合同和结算。
五、质检改革,基本完成
得益于政策的扶持,目前新疆地区除哈密地区还有少量200型加工企业外,其它地区均为400型加工企业,基本实现了全面采用国际通用棉包包型。资格认定的400型加工企业有815家、共1069条生产线,其中:地方610家、687条生产线,兵团205家、382条生产线,完成了国家原定的计划指标。全疆还建立了20家仪器化检验实验室,配备230台HVI仪器,可以满足新疆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需要。此外,新疆棉花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成,大幅度降低了基层信息采集成本和效率,并有效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
六、新疆方面提出的政策建议
1、价格补贴政策要继续实行,且出台时间不要晚于3月底。同时,考虑补贴与棉花质量挂钩,改变长期以来棉农和加工企业重产量(衣分)、轻质量的倾向。
2、由于南北疆运距差异较大,南疆企业希望实施出疆棉运费补贴差异化政策,即对南疆棉花运输出疆执行比北疆高的补贴标准。
3、降低入库收费标准、细化收费项目标准。虽然有部分仓储企业实行了入库费用优惠措施,但由于今年市场低迷,收购成本偏高,加工企业建议降低入库费用标准或者国家给予补贴,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细化仓库收费项目,让企业明白收费的项目和标准。
4、加强良种培育和种子市场管理。今年新疆棉花质量出现的问题,外在因素是气候原因,内在因素是品种过多、过杂,缺乏统一管理。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棉花品种管理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培育出适合纺织需求的优质品种,同时,严格种子市场管理,避免种子自由流通带来的品种混杂和退化以及质量下降等问题。
5、加大机采棉科研和政策支持力度。机采棉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方向,建议国家加大机采棉品种选育、种植模式、加工工艺方面研究的支持力度,并出台符合机采棉发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