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百检网 2021-12-27

    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特点是发病时间集中,一般在播种后15~30天发生,初次浸染源主要来自土壤,少数来自种子。今年4月20日左右,许多省份连续阴雨低温,苗病发生必然严重,各地要及时防治。
    
    一、症状表现
    
    (一)立枯病。棉苗出土前受害,会造成烂种、烂芽。棉苗出土后发病,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初呈黄褐色后变黑色凹陷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包围整个茎基部,终致幼苗萎缩枯死。拔起病苗,可见病部与周围土壤常有菌丝粘附。子叶受害后,多在中部出现不规则形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脱落,形成穿孔。
    
    (二)炭疽病。棉苗出土前发病,下胚轴及幼根变褐色并腐烂。棉苗出土后发病,茎基部出现红褐色小斑,后扩大呈紫褐色凹陷的梭形条斑,病斑常纵裂下陷,周围缢缩,棉苗易腰折而死。在潮湿条件下病斑可向纵深发展,达到幼茎顶部形成顶腐。根部被浸染后呈黑褐色半湿腐状,拔起后不易断折。子叶发病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的淡褐色至褐色病斑,边缘红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产生橘红色的黏状孢子团。
    
    (三)红腐病。棉苗出土前受害,幼芽变黄褐色并腐烂。棉苗出土后根部受害,根尖先变为淡黄色,后变褐色腐烂,并逐渐蔓延至全根;幼茎基部受害,先变黄褐色,后变黑褐色并腐烂,病斑不凹陷;主根和地面的嫩茎受害,会变粗大和产生褐色短条斑,此为该病的主要特征;子叶受害,多在边缘产生灰红色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常破裂。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四)猝倒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幼苗自基部向上呈淡褐色水烫状软化倒伏,子叶也随即呈水渍状软化失色,病势发展迅速,故称猝倒病。病菌大多先从幼嫩细根开始入侵,并扩展到幼茎和整个幼苗。在土壤湿度较大时,种子及新萌发的幼芽也可受到浸染,影响出苗或形成弱苗。在已倒伏的死苗丛上有时可见到白色细密的絮状物。
    
    二、发病条件
    
    (一)气候条件。苗期病原菌生长、繁殖和浸染均需要较高的湿度。因此,苗期若遇到阴雨或土壤湿度高而土壤温度低时,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如遇到10℃以下的低温会烂种。棉苗出土后两周,棉种本身养分已消耗殆尽,棉苗制造养分的能力较弱,此时棉苗抗病力*差,易诱发病害。
    
    (二)种子质量。种子成熟度低,或受潮霉变,容易烂子、烂芽,不仅不利于出苗,而且出苗后也多为弱苗,容易感病。
    
    (三)播种质量。棉种子粒饱满,生活力强,出土快,苗壮抗病。反之,则出土慢,苗弱而不抗病。
    
    (四)耕作栽培措施。连作棉田土壤中病菌连年积累,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土壤湿度高,地温低,通气性差,棉苗根系发育不好,易发病;整地或耕作粗放,土坷垃多,或播种时覆土过厚均影响棉苗出土,发病严重;播种过早、过深棉苗出土缓慢,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由于棉苗病害种类多,常常几种病害混合发生,而且受环境条件和棉苗本身抗病力的影响,因此在防治上,应在搞好种子消毒及土壤处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幼苗阶段的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措施。

    (一)栽培管理。棉花出苗后,吸收无机养分的能力较弱,叶面积小,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分不充足,再加上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根系生长更困难,也就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因此,棉花苗期进行中耕、提高地温是解决苗期病害的必要手段。
   
    (二)药剂防治。棉花出苗后,喷洒1~2次600~800倍的抗旱壮苗型天达-211溶液,能提高棉苗抗低温和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600倍液,每7天喷施1次,连喷2次。杀菌剂配合叶面肥使用效果更好。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