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DC.),又名苦菜、苦荬菜、小鹅菜,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田野、路旁、村舍附近,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其嫩茎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2和Vc,可供食用。苦苣菜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降压的功效。其嫩茎叶可生食,也可用沸水烫一下,再换清水浸泡,除去苦味,然后凉拌或炒食。苦苣菜原是一种野生蔬菜,在我国早有食用的历史,现已有少量栽培。
1 形态习性 1年生草本,高100cm。茎直立,中空,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无毛或上部疏生腺毛。叶柔软无毛,长椭圆状披针形,羽状深裂、大头状羽状全裂或羽状半裂,顶裂片大,或顶裂片与侧生裂片等大,少有叶不分裂的,边缘有刺状尖齿;下部叶有翅短柄,基部扩大抱茎;中部叶及上部叶无柄,基部宽大,戟状耳形抱茎。伞房状头状花序生茎顶,梗或总苞下面疏生腺毛;总苞钟形,暗绿色,总苞片3层;舌状花两性,结实。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时红褐色。花果期6~9月。 苦苣菜对温度要求较高。种子发芽*适温度为15~17℃;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11~18℃;在22~29℃时,开花结实正常,否则种子生长不良,甚至不能结实。适宜在微酸性(pH为6)、保水保肥力强的粘质壤土或壤土上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因生育期不同而有异。通常幼苗期以干、湿适度为宜,过于干燥则幼苗易老化,过于湿润则易徒长;在茎叶生长期则水分要求充足,否则苦味增加;结实期则应适当减少水分供应。
2 栽培技术
2.1 种植 苦苣菜栽培季节主要为春、秋两季。春播应尽可能提早,可延长其营养生长期和采收期。可利用温床育苗,当有7~9片叶时定植,株距20cm,行距30cm。露地播种可行直播,但需间苗以利植株生长。秋播可分早秋播和晚秋播。早秋播种,于当年冬季收获;晚秋播种,于翌年3~4月收获。但是,在冬季寒冷地区越冬栽培时,应定植在阳畦、大棚等保护设施中。
2.2 田间管理 在生长期间要注意浇水、追肥和中耕除草。生长前期需浇水2~3次,通常春多秋少。并根据土壤板结状况,结合浇水进行中耕松土。到生长盛期,结合浇水施速效性氮肥,以促进叶片生长,使其增大增厚,提高产量和质量。为了减轻苦味,并使其品质柔嫩,可实行软化栽培。凡能使叶片不见光线并保持适度干燥的措施,均可达到软化的目的,例如将植株移植到地窖、覆盖草帘等。
2.3 留种 苦苣菜留种多在秋季播种,防寒过冬,到春季带土移植于采种田,或就地间苗后留种。通常株行距均为30cm。在6月前后抽薹开花,可达到结实饱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