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
属同翅目,飞虱科。全国稻区均有发生,长江以南发生较多,为害较重,目前是我国及亚洲许多国家水稻生产上的首要害虫。其食性专一,只有取食水稻和野生稻才能完成发育。取食时,成虫和若虫群集稻丛基部吸汁为害,唾液中分泌有毒物质,因而稻株不仅被吸食耗去养分,使谷粒千粒重减轻,秕谷粒增加,而且在虫量大时,引起稻株基部变黑、腐烂发臭,短期内水稻成团、成片死秆倒伏,导致严重减产或绝收。其吸汁或产卵造成的伤口,有利水稻小球菌核病的侵染并助长其扩展。
[识别]
成虫:雌雄均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体长(连翅)4~5毫米,淡褐色至黑褐色,有油状光泽。翅褐色,半透明,前翅有翅斑。后足胫节端距有小齿30~36个。雌虫色较淡,体较大,腹部肥胖,末端尖。雄虫腹部细瘦,末端呈喇叭筒状。短翅型雌虫体长3.5~4毫米,雄虫2~2.5毫米,翅长不超过腹部,其余同长翅型。
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色,较细的一端出现1对紫红色眼点。10~20粒卵排列成行,卵帽与产卵痕相平,微露。
幼虫:共5龄,3~5龄若虫褐色,近椭圆形,腹部第3、4节背面各有1个“山”字形蜡粉状白斑,以后各节都有3~5个近三角形的浅色纹。
褐飞虱抗寒力弱,具远距离迁飞习性,冬季低温和食料是限制其越冬的两个关键因子,某一地区冬季能否种植水稻,可作为其能否越冬的“生物指标”。我国北纬25°以北的广大稻区无越冬虫源,初次虫源来自南方,每年随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往北逐代逐区迁入,到秋季又回迁到南方。安徽稻区每年可发生4~5代。常年长翅型成虫(初次虫源)在6月下旬迁入,7月上、中旬为成虫高峰,称为**代成虫。第2代若虫在7月中、下旬,第3代若虫在8月中、下旬,第4代若虫在9月中旬至10月上句,4代若虫盛期为害*严重。田间还可发生5代若虫,大多不能完成发育而死亡。
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有趋嫩绿习性,处于分蘖盛期——乳熟期,且生长嫩绿茂密的稻田虫量大。卵多产在水稻叶鞘肥厚部分的中部,产卵痕呈长条形,初期像开水烫过的暗绿色,后变褐色。短翅型成虫在温暖高湿、食料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出现就多。由于短翅型雌性比例大、寿命长、产卵量多,因此,稻田内短翅型成虫的大量出现,为褐飞虱虫量将迅速增加的预兆,必须引起警惕。
褐飞虱发育适温为24~28℃,相对湿度80%以上,“盛夏不热、晚秋不凉”,是它大发生的气候条件。近年来,提高了水稻复种指数,田间可取食的水稻的生育期延长;扩大种植耐肥、丰产的矮杆品种,特别是杂交稻,因生长繁茂、叶绿质嫩,容易招致其产卵与为害。褐飞虱重要天敌有稻虱缨小蜂、褐腰赤眼蜂等卵期寄生天敌;若虫和成虫期寄生天敌有螯蜂、线虫、白僵菌等。捕食性天敌有多种稻田蜘蛛、黑肩绿盲蝽、蝇蝽等,对其发生有重要抑制作用。
[防治]
(1)农业防治技术 ①加强田间管理:如适时烤田、搁田,浅水勤灌;施肥要做到促控结合,防止水稻前期猛发、封行过早,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等。②合理布局:相同和同一生育期的水稻连片种植,可防止褐飞虱扩散转移,且便于集中统一进行防治。③培育与推广抗虫品种:东南亚国家选育、推广ir26号等品种有效控制了褐飞虱的为害。我国以ir26为恢复系培育成的杂交稻汕优6号、威优6号等抗虫品种,具有防虫和高产性状。
(2)化学药剂防治 采取“压前控后”和狠治主害代的策略,掌握在百丛虫量1000头,2、3龄若虫盛期用药。①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叶蝉散可湿粉300倍液,80%敌敌艮乳油800倍液,喷雾,均可有较好效果。②泼浇:可选用1o%吡虫啉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40克;40%久效磷乳油,每亩50毫升,用大水泼浇,每亩用水400千克。③撒颗粒剂或毒土: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4%叶蝉散颗粒剂2~3千克撒入稻田;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2 0173 3840克,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20~25千克撒施。④滴油扫杀:仅在分蘖期适用,后期不能用。亩用轻柴油或废机油0.75~1千克,装在竹筒等盛器内(器底开小孔)将油均匀滴入田内,也可将油拌砂15~30千克撒施,待油扩散后,拉绳使稻株上的褐飞虱落水触油而窒息死亡。
(3)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天敌;使用白僵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