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1、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向阳安静的地方建池。大规模养殖应建产卵池、蝌蚪池、成蟾池。产卵池是供蟾蜍产卵时的场所,其面积占整个养殖场面积的1/30-1/20,每个产卵池的面积10-20㎡,长方形,水深30-40cm,并栽植些水草。蝌蚪培育池面积为20-30㎡,水深30-50cm。成蟾池面积1000㎡左右,空隙地和水面的比例为2-3.1,池深80cm,坡比1:2,池周筑高80cm以上的土墙并抹光滑,或使用其他材料制成防逃设施;池子上面搭遮阳棚,或在四周栽种丝瓜、佛手瓜、葡萄、扁豆等蔓类植物;墙内平地上垒大小不等的若干个洞穴,或放些破旧的空心砖,空隙地上栽种些玉米、大豆、蔬菜及耐湿、荫的花草等;池中稀植挺水性经济植物。
2、苗种培育
在淮河流域,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蟾蜍产卵盛期,一是在产卵季节雨后在静水处寻找蟾蜍卵块,捞回后在池中孵化,每平方米放2500粒卵,温度18-25℃,3天就可孵化出小蝌蚪。此法必须选择同**产的卵,并一次放足,否则孵化时间不一致,蝌蚪大小不一,影响成活率。二是在惊蛰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到野外潮湿的地方或浅水边捕捉越冬成体,选择健壮、无病无狎、发育良好的个体,雌雄比按3:1放到产卵池内养殖,让其自行交配、产卵、受精;每天收集卵放到孵化池中孵化;产后的亲蟾要另池存放。三是到养殖单位购买优良亲蟾或在野外采捕优良亲蟾,人工催产孵化。亲蟾每平方米放2-3只。
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自身卵黄囊供给营养。2-3天后,小蝌蚪可吃水中藻类或其他料。养殖池提前1周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蝌蚪入池后不能再泼洒粪尿,以免伤害应逐渐加深。水质太瘦可投喂些菜叶、鱼肠和猪牛血及淘米水或酵母粉,每天1-2次。经半个月培育,体长达3cm。
3、成蟾养殖
成蟾养殖方式有3种:一是利用水沟、池塘精养,每平方米水面放幼蟾40-50只;二是在玉米田、棉花田、稻田及菜地粗养,以自行捕食为主,不另投饵,每1000㎡放幼蟾800--1000只;三是在果园、花卉、苗圃园中每1000㎡放功蟾1000-1200只。
蟾蜍喜食蜗牛、蚂蚁、蜘蛛、蝗虫、蝼蛄、蚊虫、叶蝉、金龟子、蜻蜓、隐翅虫等及螺、小虾等水生动物与藻类。幼蟾生长快,食量大,食物来源;一是在养殖场上空装黑光灯,晚上开灯诱虫;二是将畜禽粪堆积在养殖池陆地上一角,让其自行诱集与孳生虫子,供蟾蜍捕食;三是寻挖蚯蚓或配套养殖蚯蚓;四是在无家药处理过的厕所里捞取蝇蛆,冲洗干净消毒后投喂。五是在果园或花卉苗圃中,将杂草与粪便堆积在树下,繁衍虫类供食用。如果饵料仍不足时,可用30%饼粕类,40%的屠宰下脚料,25%的麸皮,5%大豆粉做成含蛋白质30%以上的配合饲料驯食投喂。
夏秋季池塘应根据水色变化及时灌住新水,保持水质清爽。果园里或旱作物田内挖2㎡的坑若干个,保持水深15-20cm,供蟾沐浴。作物收获时,将蟾一同捕起,放在池内养殖待售或者取酥加工。霜降后,气温降到10℃以下,蟾蜍隐蔽在土中或钻入洞穴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处集群冬眠。越冬期间,池塘要保持一定水位;陆地上洞穴要覆盖柴草保温。次年惊蛰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蟾蜍开始醒眠、活动、觅食,这时应抓紧投喂。
4、采集蟾酥
养殖蟾蜍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蟾酥。6-7月是刮浆高峰期,每2周可采1次。先准备好铜制或铝制的夹钳、竹片、大口瓶或小瓷盆、竹篓等工具,后将蟾蜍身上的污渍用清水洗去。左手握信蟾蜍的后腹部,使耳后腺充满浆液,用夹钳适当用力夹裂耳后腺,将流出的白浆装入容器中。背上疣粒用竹片刮浆。刮浆时忌用铁器接触,否则浆液变黑。刮过浆的蟾蜍不要放在水中,要放在潮湿的地上,防止伤口感染。
刮出的浆液在12小时内用60-80目尼龙筛绢或铜筛过滤除杂,过滤后的浆液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晒至七成干,然后放在铜或瓷盆中晒干制成团酥,也可放在60℃恒温箱中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