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关部门公布了8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奶粉企业”)名录。这标志着奶粉新政的工作告一段落。
去年6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号称“史上*严”的新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发布,要求今年5月之前完成对现有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换证审查工作。
显而易见,此次奶粉新政目的是要提升国产婴儿奶粉的质量安全,提高国人消费信心。
目前,新政的效果尚有待观察。但是,国内奶粉企业的门槛确实提高了很多,成本也有所增加。
有媒体报道,有的奶粉企业为此次能换到新的许可证,花费了1亿元进行改造和整改。据此分析,若是新建一家奶粉企业,其投资金额也不会少。
不否认,婴幼儿奶粉关乎婴儿的健康,前置审查和许可证还是需要的。但是,这类产品其实没有什么科技含量,重要的还是企业的诚信和责任心。因此,过程监管比前置审查更为重要。
其实,国内很多政府部门对事前审批、审查从来不缺乏热忱,但作用和效果却有限。比如,企业在A股上市的审批可以说是全球*严厉的,但不少企业上市后就变脸。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开放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轻事前许可和重过程监管成为本轮经济改革重要的原则和方向。
因此,对于此次新政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有违改革精神,有待商榷。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和注销的51家企业,由于新政将面临停产。企业停产意味着经营者要遭受巨大损失,很多人可能因此失业。关键问题是,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些企业不是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是因为没有及时换到新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而停产。这简直是对新政的讽刺。
退一步讲,对于成功换到许可证的企业,若原本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却被要求改造,这也增加了其负担和成本。
众所周知,趋向严格的审查、换证,有可能给审查发证机构和人员带来寻租和腐败空间。所以,我们难免产生这样的担心:这种“一出问题,就提高行业门槛和审查标准”的做法,是否存在利益驱动的因素?
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手段造成的门槛上升及行业集中度增加,会减弱行业的竞争强度。这是否会与企业高昂的“改造成本”一起推高奶粉的价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