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现在这句话远远过时了,在这两天的新闻中,我们看到现在挂羊头可以卖各种肉:鸭肉、鹅肉、甚至狐狸肉、老鼠肉,而且还可能是各种肉掺杂在一起的复合肉!为什么一边是不断地查处打击,一边食品安全事件却是随时都会发生,这种造假的方式不断的升级、翻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食品安全的监管,究竟哪里还存在着误区和盲区?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山东阳信被曝羊肉卷掺假,鸭肉、鹅肉、狐狸肉冒充羊肉。*便宜的现在6块5(一斤)。制售假羊肉,不法商家上门推销。换了狐狸肉,多赚一点。造假方式升级翻新,监管如何破题?
上海新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是上海市*大的食品批发市场之一,在这个批发市场记者发现,混合肉卷在这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摊主们,私底下告诉记者,这里的售价占每斤20元以下的基本都是混合肉卷。
批发商:这个是混合卷。
记者:什么叫混合卷?
批发商:不是纯羊肉。
记者:那混什么呢?
批发商:混鸭肉什么东西。这个是中上的,还有更差劲的。
记者发现,买卖假羊肉在这里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批发商:总要有点羊肉味吧,这个主要是靠羊油来搞的。
5月3日,上海市工商局闵行分局联合食安办、公安等部门,对新品批发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在一家名为牧联国际冻品商户仓库内,发现了大量产品标注雨轩斋的新西兰羔羊肉卷。面对执法部门的询问,店铺里的这名女子,却是一问三不知。
执法人员:你这货是从哪里来的?
批发商:我不太清楚。
进货票据显示这家店铺仅在今年3月,从山东阳信进了11吨这种可疑肉卷。山东阳信是个小县城,不过肉制品加工厂却有大大小小将近两百家。暗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当地出产的各类肉制品当中,价格*低廉的就是一种用鸭胸脯肉加上羊尾油制成的复合肉卷。
肉制品加工厂工作人员:复合肉卷是*便宜的。
记者:*便宜能到几块钱?
肉制品加工厂工作人员:这一卷里边是八两(羊尾)油,它里边加两层,外面加一层。切出来有三个层次,它都是纯羊尾油。
5月6日,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无锡特大制售假羊肉案查处情况。上海相关监管部门共出动200多人次执法人员,进行了相关查处。其中犯罪嫌疑人卫某,利用山东部分狐狸养殖户,剩余下来的狐狸肉,加工成假羊肉进行贩卖,并且采用了更为隐蔽的点对点销售方式。
阎祖强(上海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销售模式是门对门上门推销,对一些犹豫的店家,采取了先销售后付款的方式,并且如有销售部掉要退货,他要负责回收。
现已查明证实,犯罪嫌疑人卫某,制售假羊肉后,销售给上海农贸市场内的9家个体小食店。据统计,涉案问题羊肉制品共计70余公斤。卫某原本是一个普通的羊肉商贩,但是当山东的假羊肉贩子主动上门推销时,为了更大的利益,铤而走险。
卫某(犯罪嫌疑人):总的来说,真的羊肉说少赚一点,换了狐狸肉,多赚一点。因为我们是家庭小作坊,也没什么工作,也就是想多赚一点钱。
卫某说,大量用狐狸肉作为制假的原料,除了便宜外,可能味道和羊肉相近。加工起来比较简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继续加强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两高有关负责人在5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新的司法解释,对食品安全犯罪做出了从严的惩治规定。
孙军工(*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具有链条性、团伙性等特点。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不仅要严厉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实行行为,还要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各种帮助行为。
郑风田:真假羊肉其中的利益差很大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因为羊肉的需要量很大,比如涮羊肉、羊肉泡馍等等,需求量很大,但是羊肉的生产又不可能去大规模的满足这种需求,所以这也是一个巨大利益差。比如羊肉现在有一斤*低20多块钱的,但一般的禽肉可能几块钱一斤,所以这个利益差是很大的。
这几年,整个我们国家特种养殖业发展很迅速,特种养殖就是,比如说我们需要貂皮等等,那么这样一些特殊的动物就被养了,但是实际工业用处只要这些特种养殖的某一个器官,比如一般的皮,它的肉的去处就是一个大问题。那么鹿肉,或者是貂肉等等,平常消费者一般不吃这些肉,所以这些大量的肉的去处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几年,整个国家的不断的进行布控,所以大的一些超市就不敢轻易地进这些不合格的东西。那么刚好有一些死角,比如像一般的农贸市场离家庭也很近,都是个体经营,所以也容易被攻破。那么*薄弱的地方,恰巧就是这些*容易造假的地方,这又是未来的监管*难的地方,因为这些小商户随时在变,这些小商户进货的来源也不可能随时都盯着,所以未来对这一拨人,要怎么来更重点的盯一下。
刘戈:制假链条上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关的产业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关键现在是形成了一些产业,这些产业其实不是以产为目的,比如说养鸭子,就是现在用的这个鸭肉其实不是用来食肉的鸭子,你看北京烤鸭是很贵的。实际上这个鸭是用来生蛋的鸭,本身它就是已经不进行食用的劣质鸭。另外,还有一些养殖,比如说养狐狸、养貂等等的这些,他把皮剥了以后,那个肉实际上当成工业的废品来处理的。我了解到,在一些养狐狸的地方,剥完皮以后,一只狐狸只要20块钱,那么20块钱一只狐狸,*后它加工成羊肉,那么这里面的利差是非常大的。
郑风田:食品造假等于是变相的投毒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过去我们全中国的食品监管往往是运动式的监管,比如说这一段时间要开什么重要的会议了,食品安全会议了,可能开始把这些非法的抓起来,等到风声一过,原来的这些做假的企业又开始恢复生产。那么怎么才能够对于这些企业进行重重的打击,不至于总是出现过一阵子又起来?所以今年两高出台的新的解释方案是特别好的。
管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热炉效应,比如说有些规则,他碰了一次之后,以后一辈子他再也不敢碰了。食品安全规则就是要达到这种程度,因为食品安全是人吃的东西,造假就等于是变相的投毒。但现在有人说这个东西吃了以后,没把人毒死,它就制一个假的,对危害性认识不清楚。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针对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有多少人判得很重的刑。所以我们很多人就认为,我们过去的食品安全犯罪成本很低,被击落的机率也很低,所以这才是导致老是出事儿,老是没有严重的打击。
刘戈:对监管部门也需问责到位 监管部门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对犯罪分子要入重典,这没有问题。但是反过来,对于监管部门的责任,是不是也需要问责到位呢?两年有2088个人因为食品安全的问题被判了刑。但是反过来我们要问一句,那么这两年来,有哪一些政府的相关部门由此被处分、负责、免职,或者判刑呢?我们的食品安全法是152 0173 3840年制定的,现在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整个食品的生产方式、运输方式、交易方式都发生了大的变化,那么原来的法律是否还能够适用?还能够让这些相关的监管的官员,他们能够克尽职守,能够在新的形势下去履行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时候,我觉得需要有一种行政的问责机制,需要修改相关的法律,让监管部门更多的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
比如说,以前工商部门和质检部门两家分着,质检部门管企业生产,工商部门管市场。那么管市场的人不具备监测的技术手段,所以经常互相是两张皮。现在你会发现,从假羊肉的事件,山东在进行鸭肉做成羊肉的生产,在无锡生产成了羊肉卷,然后卖到上海。在这个过程里要经过好几个省。那么如果各个地方之间,就是说生产端和市场端的监管部门是分离的,互相之间没有一个工作机制,那么它就很容易滋长。那你生产反正不在我这儿卖,那我就不去管。在市场部门查到的东西,这个厂子不在我们这儿,所以我也不去管。
现在比如我在超市里买了一个什么产品,我吃坏肚子了,我去相关部门去举报,会遇到无数的问题,*后我要掏钱,*后所有的人都会放弃这样的一个权利。现在反过来说,如果消费者有了问题以后,我们新组建的更高一个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他们能够去主动的去对于消费者进行的举报进行检测,给出一个答案。这样就是把整个机制变过来,不是像以前我骑着摩托车,带手电筒去一家一家去查。而是说我们更多的利用法律的手段,利用整个群众的手段,利用技术的监测手段,来对整个食品安全形成一个监控网。
郑风田:食品安全监管必须要发动群众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实际上食品安全监管目前是地方政府负总责,这有好的地方,但实际上也有潜在不好的地方。我们知道很多犯罪在扎堆,让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时候会出现,我为了保护我的GDP,反正这个羊肉我们本地不吃,卖到外地去,那么他没有多少动力来去处理这个事。怎么才能够让我们地区之间来加强这种责任?
*近国务院常委讲了,政府部门就应该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我们食品安全责任,有时候政府揽得太多了。实际上从前桌到餐桌,食品安全链太长,涉及到每一个人,全民监管的确也有很多的道理。对于政府来说,把几个核心的东西,比如把法律上的惩罚都制定好了,但要让整个全社会来监管,因为政府的人不可能把每一个地方都看到。食品安全必须要发展、发动群众,政府可以花钱买服务,比如说让社会来替你监管,比如说有举报机制,有社会上的一般的检测机构,那么政府只是出钱来买这些服务就可以了,你现在什么都自己管,是管不了的。
何兵:关键是执法者和被执法者搅合在一起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总有人说我们的法律不多,我们的法律不够,实际上不是的,我们的法律已经够了,我们的执法部门的人也很多,那为什么还会执法不力呢?主要的问题是,执法者和被执法者搅合在一起,比如食品监督,经常会发现食品监督部门出现问题后一罚了事,这是一方面把钱放在政府里面。还有私下里就和这些被监管者搅合在一起,那这个问题恐怕是更大层面的问题,就是如何监督我们政府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问题。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绝不是法律不足,也不是人员不足,而主要是我们的压力不足。
刘戈:食品生产加工内外有别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比如说近期出的生姜的事情,他自己吃的生姜不用化肥,不用农药,那么还有他出口的这一部分会严格的按照施加比例来进行施加,而对于国内市场的这一部分来说,就毫无顾忌的乱施加的药物。这说明什么?就是明知故犯。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抽查,他工作的细致程度,一定要跟上来。
郑风田: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株连政策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关于生姜的事,美国的株连政策特别有效。山东有不少的农产品出口到美国去,都要按美国施行的认证,但是美国会突然的派一些第三方的监管来看这些企业是不是在遵守。一旦发现一、两家不遵守,整个这一片出口到美国的资格,他就都给你取消了。那么我们的城市政府也可以这样做,现在建立诚信制度,某个地方的产品,一旦我监测之后出问题了,那么整个这个地方的产品我都不要了,这就倒逼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