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程颗粒饲料和投喂技术的突破,大口黑鲈成为“炙手可热的养殖明星”。“反季节育苗”技术得到突破,推动了大口黑鲈产业进一步发展。大口黑鲈苗的需求量达到数百亿级,养殖区域不断扩大,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庞大的大口黑鲈种苗市场大多来源于小型家庭式苗场,市场准入门槛低,原种长期没有更新,导致种质退化十分严重,出现生长慢、饲料系数高、畸形率高、病害频发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月4日下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珠江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就“皖鲈一号”良种选育协商会议备忘录签字仪式于安徽省铜陵市举行。
会上,与会各专家学者围绕本次合作对推动选育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推进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建设的意义以及对安徽特色淡水渔业发展的帮助等议题展开座谈讨论。
大口黑鲈原产北美密西西比河水系,抗病强、生长快、易起捕、适温广,外形美观、无肌间刺、肉质细嫩。我国台湾省于152 0173 384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此后引入广东等省市,于1985年相继人工繁殖成功。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生长优势,大口黑鲈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经过多年养殖发展,大口黑鲈产量快速增长,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2017年全国加州鲈养殖产量超过45.6万吨,比2016年增长31.57%,其中:广东省是大口黑鲈的主要养殖地,年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60%;江浙地区养殖量占17%。安徽省于2006年引进大口黑鲈,现养殖面积1万多亩,池塘主养、流水槽养殖、稻田养殖等方式正在兴起。
2016年、2018年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年份,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从原产地美国分两次引进大口黑鲈原种8000尾,同时也是中国大陆首次从美国本土直接引进大口黑鲈原种,在隔离保种及原种扩繁工作的基础上,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团队、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研究员团队、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暨国家特色淡水渔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站崔凯研究员团队正式启动了大口黑鲈“皖鲈1号”的选育工作。经过种质科研、驯化、繁育,目前已成功培育出F1、F2代鱼。
对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强调:
**、“皖鲈一号”的选育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目前“皖鲈一号”的选育工作已经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可以按照原定技术路线、工作思路和目标在几年内完成“皖鲈一号”国家性良种的申请工作。
第二、原种引入后,**两个工作同时进行,一个是驯化,一个是繁育,根本目标就是良种的选育。此工作中加入了“两法”,两种鱼两种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在推进,通过四方的努力,将其作为安徽甚至全国性的鲈鱼代表,为渔业产业做出重要贡献,通过F1代的生长,观察到从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以及抗病抗应能力都好于目前市场上所养殖的鲈鱼,而且这些指标也会进一步的重复观测、进一步制定标准、进一步扩大试验的面积,从而体现“皖鲈一号”的优良性、优越性及特殊性。
第三、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共同努力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的目标,完成对***新品种的申报工作。
第四、攻关路上的问题与困难。育种是一个长期的,使其稳定的过程。但是只要育出一个新的种,对产业的贡献力将是不可估量的。品种在农业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工程院的许多院士都在为优质新种的培育不懈努力与奋斗。
第五、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由国家到省市都在关注这个任务的进展,所以任何一个参与此项工作的科研人员都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新的突破。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到了规范种业发展,鼓励选育推广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以及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而大口黑鲈“皖鲈1号”良种选育恰逢其时。
水产种业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促进水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联合攻关团队以实现大口黑鲈新品种选育和养殖产业化为共同目
标,通过种质资源、生物技术、生态养殖、营养饲料及病害防控等学科之间交叉融合,通过凝聚强大科研队伍、催生重大创新成果的有效科研模式,整合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化应用等各方面优势,致力大口黑鲈产品与技术创新,实现大口黑鲈品种更新,进一步推动我国名优特色水产种业绿色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