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本周为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广东,2016年有80多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你知道身边的十大“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昨日,省疾控中心向市民开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展示如何检测米、油等食品中的毒素,并支招如何防范十种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疫情暴发 微生物是祸首
凡是由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省疾控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主任医师闻剑介绍,该中心食品安全监测数据显示,仅2016年全省就暴发80多起食源性疾病疫情,当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感染、食用毒蘑菇的情况*令人瞩目。此外,每年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占总体比例达五成左右,这类疫情比由毒植物、化学物和有毒动物引起的总起数还多。
广东人爱吃海鲜,尤其要注意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监测发现,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位微生物致病因子,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其自然生存环境为近海岸和海湾的水域,主要通过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传播。
省疾控卫生化验所副所长、主任技师龙朝阳介绍,省疾控每年都进行食品毒素抽样检测工作。“我们发现,全省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情况,正逐年下降。”
除了在实验室上机检测,有无米、油毒素的快速检测办法?龙朝阳说,黄曲霉素已经有众多生物科技公司推出快速检测试剂,*快可10分钟检测出毒素,且价格也不贵,市民可购买使用。
不过,*保险的做法,还是尽量购买定型包装而非散装的米、油,包括大米、小麦、大豆及其制品,专家指出,多年监测发现,定型包装的油、豆、米、面制品的黄曲霉素检测几乎****合格。
(广报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康信)
白云区今可免费检测蔬果
担心蔬菜水果残留农药?那赶快带着它们来做个检查吧。今日上午9:30~11:30,白云区食安办将在景泰街景泰文化广场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暨你送我检活动,免费为群众送来的食品样品进行快检,大约一小时左右可出结果。
(广报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云宣、方洽旋、吴宓佳)
身边的十大“食品中毒”隐患
四季豆中毒
广东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都是生四季豆中毒高发期,多发于饭堂、食堂。生四季豆含有皂素和凝血素,潜伏期一般2~4小时,中毒者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预防中毒:煮熟焖透四季豆,建议可先放水煮10分钟,再进行炒制。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副溶血性弧菌自然生存环境为近海岸和海湾的水域,近年也在淡水鱼里发现。人感染后腹痛、腹泻常见,以上腹阵发性绞痛为主要表现。
预防中毒:尽量避免生食海鲜,加工过程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生豆浆中毒
未熟的豆浆里含有皂素。误食者在食用0.5~1小时后,可能出现胃肠炎症状。
预防中毒:须加热100℃以上,建议煮制时间持续10分钟或以上。
淡水生鱼片寄生虫感染
进食生的或半熟的淡水鱼、淡水虾肉,可感染肝吸虫,其潜伏期1~2月,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少数患者甚至可进展为肝癌。
预防中招:避免进食淡水生鱼片、生虾。传说的醋、芥末伴食可杀虫没有根据,*多只能起不确定的抑菌作用。
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潜伏期短,10分钟至3小时可发病,患者先有手指、舌、唇刺痛,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然后四肢及全身麻木、昏迷,*终死于呼吸衰竭。
预防中毒:再鲜美也不要冒死吃河豚活鱼!目前国家有条件地放开了两种河豚食用,即暗纹东方豚、红鳍东方豚,但餐馆不能处理活鱼,只能处理加工这两种河豚鱼片。
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问题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禽畜肉类、蛋类及其制品。人感染后,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发热。
预防中毒:确保肉类、蛋类煮熟煮透,不吃生鸡蛋、溏心蛋。
发芽土豆中毒
致病因子为龙葵素,中毒的潜伏期很短,食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会出现咽喉部、口腔烧灼感,耳鸣、眩晕等。
预防中毒:不吃发芽、发绿或青紫的土豆;如果发芽、发绿的情况很轻,可削去变色部位,但务必将土豆在冷水中泡30分钟以上,烹煮时加入醋。
亚硝酸盐中毒这类中毒的潜伏期短,一般10分钟,患者会出现口唇、指甲、皮肤青紫,呕吐、腹泻,甚至昏迷抽搐。
预防中毒:不打包叶茎类蔬菜;腌菜应在2天内或20天后食用;勿采购无包装、无标识的私盐;少吃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物,如腌菜、熏肉、腊肉等。
黄曲霉毒素中毒
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比如发霉花生、散装花生油后,0.5~12小时内,可引起急性中毒,发热、黄疸、肝脾肿大等中毒性肝炎。慢性中毒数年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预防中毒:不吃小作坊的土榨花生油、散装花生油,不吃霉变花生。
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含有毒蕈毒素,食用后,一般10~30分钟后发病,表现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
预防中毒:不采、不食。不采摘野生蘑菇进食;“颜色鲜亮者有毒,长得丑的无毒”的观念是错误的。
(广报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