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有望在消费为主较为均衡的经济结构转型中取得更大突破,当然,这一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挑战,需要攻克不少深层次难题,应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体保持平稳,占GDP比重略有下滑,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制约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未能跑赢6.8%的GDP增速。同时,作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8%,这一增速并不有利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事实上,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2个百分点,比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低1.3个百分点。
二是上半年全国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在住房消费承压情况下,居民的其他消费自然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在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涨幅超1%的达到一半以上。按照目前的统计口径,社零总额中不包含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消费支出,但前者又是居民实实在在的开支,并且这一开支占居民总开支的比重还不小。因此,随着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居民分配给非住房消费的支出便会下降,社零总额增速也就受到影响。进一步来看,上半年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升温明显,房价上涨显著,这也制约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影响了社零总额的增长。
三是在服务型消费比重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当前口径下的社零总额不能完全代表消费的实际情况。目前除了部分服务消费外(比如餐饮),其他很多服务消费尚未统计在社零口径内。在此意义上,社零总额占GDP比重的轻微下滑,并不意味着消费不振。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上半年*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以*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否超过50%,来判断消费是否成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话,那么,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之后,消费就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2年我国*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首次超过了投资的贡献率。当然,在2015年之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提升,2015-2017年*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3.3%,超过了60%。
判断消费能否成为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不能只看短期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当将其放在更长时间周期内考量。至少从目前来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还要继续观察。
进一步回看2013-2017年*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变化,可以发现,一方面,*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过半,达到56.2%,高于投资和净出口的年均贡献率。另一方面,不同年份的*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比如,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66.4%、64.6%,2014年和2017年则分别为51.2%、58.8%。这说明,从总体情况看,消费的确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但这一驱动力还不够稳定。这种不稳定性,既与消费的自身结构有关,也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变化有关。
从前几年数据看,在投资整体趋缓的情况下,当出口状况一般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往往较高(比如,2016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8%,消费达到64.6%);当出口状况较好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有所下降(比如,201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消费则为58.8%,较2016年有明显下滑)。显然,在今年上半年净出口贡献不佳的情况下,*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创出新高也在情理之中,但据此得出当前消费状况优异的结论则为时过早。
可以预计,未来,如果出口状况无法得到改善,那么在经济增长达到全年预期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继续保持高位。当然,经济增长能否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取决于消费能否做出足够贡献,由此,扩大内需成为接下来的政策着力点。
图文无关
二、“消费升级”和90后消费
我们在谈论消费升级时,应当较全面地理解消费升级的内涵。消费升级包含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指由生存类消费向发展类消费转变。从指标变化上看,表现为包括服饰、家用品、食品等在内的商品消费的比重下降,包括交通通信、保健医疗、教育、娱乐、旅游等在内的服务消费的比重上升。另一层意思是指同类消费的品质升级。比如,汽车消费由传统类型向新能源类型转变,交通消费由公共汽车服务向专车服务升级,等等。
目前来看,中国逐渐呈现出的消费升级态势,在这两方面都有所表现,一方面,近年来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逐步提升,比如,2017年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上升至41.4%;另一方面,汽车等生活耐用品消费开始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比如,受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推动,近两年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
当然,在消费升级趋势显现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应当看到在此轮消费升级背后,政策推动因素发挥了较大作用,而消费升级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则仍处在培育阶段。未来,在优惠政策取消情况下,我国的消费升级态势能否继续向好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看待近期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时,我们应更加理性,既要看到形态的好,也要看到背后的忧。
应该说,90后是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的生力军,是目前*具消费潜力的一代人,尤其正成为体验新消费业态的主力人群。一方面,90后步入社会时间不长,自身财富累积还不多,消费能力决定了其消费总额有限,还不足以成为消费主力军。比如,阿里大数据调查显示,在上海的高消费群体中,90后的贡献仍低于80后。另一方面,90后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巨大,在网络消费、高科技消费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新消费业态发展中*先吃螃蟹的人。
尤其在金融科技驱动下,消费的模式、场景、资金等都在发生积*变化。在消费模式方面,依托金融科技技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定制化、体验式消费层出不穷。比如,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通过自主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收银,*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在消费场景方面,金融科技推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渐成主流。在消费资金方面,金融科技支撑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态(当前已形成银行系、电商系、分期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等不同模式),为消费资金来源提供了更多渠道。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90后应该说是拿着ipad出生的,其消费习惯与互联网早已深度融合,概括而言,其消费习惯主要有四大特征,即消费自主化、消费个性化、消费移动化、消费分享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90后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消费,能够把消费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消费新体验实时分享至朋友圈,并愿意为自己心仪的消费产品及服务“打call”,毫不吝啬地为“idol品牌”代言。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时代将加速到来,消费业态和模式的更新迭代,将继续激发90后的消费潜能。与此同时,伴随工龄增长,90后的财富累积将迈上新台阶,90后的消费潜能有望进一步迸发。
当然,还要意识到90后消费升级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看到90后消费升级与消费分化并存的突出现象,要看到90后个人消费与家庭财富的关系,90后这一代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比如,如何应对较为普遍的“421结构”或“422结构”(即两个90后要赡养四个老人、一个或两个小孩),如何在高房价的一二线城市提高生活质量等,这些都将制约90后的消费潜能。
三、技术和消费变革催生“得人才得未来”
当前,技术和消费变革有望带来以下机遇:
一是有利于新产业培育和旧产业升级。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并且已经渗透到一二三产中的多个领域,形成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细胞治疗等一批新兴产业。同时,“互联网+”、“智能+”正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为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有利于创造新的投资机会。近年来,围绕消费升级和技术变革,出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其中不乏经过几年时间便敲钟上市的案例,这些企业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投资机会。
三是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前,由于存在技术匮乏、行业壁垒等不利因素,创业创新困难重重。现在,掌握一门新技术,就有可能创办一家新企业;发掘一个新模式,就有可能带来一笔新投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早已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转变为了实实在在的新市场主体。
四是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进入新时代,在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进发的道路上,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技术和消费变革为解决这一新矛盾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即通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加速消费升级,来实现高品质生活。
当然,技术和消费变革也会带来一些挑战:
一是数据隐私保护面临挑战。新技术和新业态有可能迫使消费者“以隐私换服务”,对消费者安全构成长期性潜在危害。
二是公平竞争规则面临挑战。一些商家打着技术创新旗号变相扰乱市场规则,使得“假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泛滥,严重污染了营商环境。
三是监管面临挑战。当前,越来越多的犯罪活动借助互联网开展,这给监管取证、调查工作制造了诸多麻烦。同时,互联网犯罪涉及的受害主体众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恶劣影响。
在技术和消费变革的大背景下,“抢人大战”上演。当然,“抢人大战”并非针对所有人,而是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人,准确来说,应该是“抢人才大战”。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大视角,来分析“抢人才大战”的原因:
从短期看,人才流入有利于迅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扩大消费人群数量来提高消费总量,以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另一种是通过扩大住房需求带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同时减轻房地产去库存压力。
从长期看,一方面,人才引入有助于优化城市的人口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夯实人口基础。事实上,目前很多城市的人口出生率并不高,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城市人口空心化,年轻人才的引入,对延缓城市的老龄化进程有利。另一方面,各类优秀人才能够为城市经济转型贡献力量,由此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模式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相比于短期作用,人才给城市发展带来的长期支撑,是各地“抢人才大战”更重要的出发点。
毋庸置疑,在当前资本泛滥情况下,人才要素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人才比资本更重要”:
一方面,靠资本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变得越来越低效,资本投入与实际产出愈发不成正比。与“资本驱动”相比,“创新驱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则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根本力量。
另一方面,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相比于其他要素,人才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有巨大潜力,能够发挥关键性作用。可以预计,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本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城市的“抢人才大战”也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展望未来,有几类人才将受到普遍欢迎:一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二是现代金融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三是拥有复合背景的青年人才。
四、消费升级展望及建议
展望消费在未来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空间,应该说有理论上的空间,但这能否转化成实际成效,还要看几个关键问题能否得到很好地解决。
之所以说有理论上的空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消费升级会带动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是消费升级的*显著特征。对比发达国家可知,我国的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至少还有15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这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二是我国居民人均收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居民收入增长有利于促进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与发达国家、甚至是部分金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比如,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低于巴西和俄罗斯,这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并不相符。尽管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未能跑赢GDP增速,但从长远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势头毋庸置疑。
三是目前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开放政策,在提升消费产品和服务品质上作用显著。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消费升级进程有望加速,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质效也有望进一步显现。
除此以外,金融创新赋能消费升级,也有利于巩固消费驱动力:移动支付将渗透到各类消费场景中,未来移动支付在线下消费的使用率有望超过线上消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生物科技将在移动支付业态中得到更多应用;物联网金融将助力消费场景建设,5G时代的到来,将使得一切与用户相关的物品,都成为金融服务触动用户的终端,物联网能够真正实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信用生态将与消费生态深度融合,移动信用消费有望成为主流消费业态,在此业态下,用户的消费体验将得到更大提升。
当然,以上几点只是从理论上说明了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空间,而能否达到预期成效,还要看能否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改革进程能否切实推进,尤其在减税降费方面能否取得积*成效,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能否进一步完善,这对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
二是在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方面能否建立长效机制,尤其是能否形成更有效的控价、降价手段,这对于居民提升非住房消费比重非常关键。
三是高品质消费供给能否形成长期态势,这对于消费升级能否顺利推进也会有很大影响。
四是居民杠杆率较快上升的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这间接影响着居民未来的消费增长空间。
五是人口结构变化尤其是老龄化进程加速,实际上也不利于消费增长。
总的来说,经过近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确更加优化,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得到巩固,消费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中国经济有望在消费为主较为均衡的经济结构转型中取得更大突破,当然,这一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挑战,需要攻克不少深层次难题,应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后,在应对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对金融机构提出“三要变、三不变”的建议。
在“三要变”方面:一是思维要变,要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始终将满足用户需求作为自身开展服务的着力点。二是技术要变,要适应技术更迭趋势,坚决淘汰不符合新业态发展的旧技术,加大投入布局新技术体系。三是模式要变,要从“管理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切实把战略决策、产品研发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之上。
在“三不变”方面:一是服务水准不能变,应当坚持以超高服务水平实现获客、留客、粘客,赢得客户口碑和品牌声誉。二是创新能力不能变,应当始终保持创新理念,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避免因核心技术“卡脖子”而受制于人。三是稳健风控不能变,越是追求创新,越要守住风险,同时要将稳健风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营业绩。
对消费者保持合理消费,尤其在使用消费金融产品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保持理性消费,消费行为要与自身能力相匹配,合理把握消费信贷比重,控制好自身杠杆率,不盲目负债消费。二是在使用消费金融产品时,要尽可能从正规渠道获取服务(比如,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远离线上线下的不正规甚至非法平台。三是要维护好自身信用,要认识到信用身份证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四是要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绑架消费者信用”的行为坚决说“不”,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本文作者介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特聘专家,《央行观察》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