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我国的主粮,近年来,不少保健概念大米纷纷进入市场。如“高钙富硒大米”、“竹营养米”、“麦饭石大米”等,它们是否确有效果?
大米的营养 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朱智伟指出,水稻是中国**大粮食作物,大米是中国居民的主要食品资源。大米的营养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是品质好,即感官要好,大家能够吃下去,对身体才有好处。其次是大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居所有的植物产品之首。蛋白质的营养从生物价(是一种评估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方法,指每100克食物来源蛋白质转化成人体蛋白质的质量)来讲,也就是人体能够吸收的能力,大米仅次于鸡蛋,比牛肉、猪肉等都要好,大米粉可以作为婴儿辅食。另外,大米的维生素B族含量会高一些。
那么,大米的营养成分主要从何而来?任何生物都有它的生物特性。它在种植过程中会吸收,会合成,也就是说,基本元素都是从外界进来的,然后生物自己有合成的途径,来产生营养成分。*终来讲,水、土、空气,这些都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要素,缺一不可。还有一些肥料,也是它不可缺少的东西。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一种生物的生长受基因和体内酶的活性控制,产生各种营养成分来满足自身生长需求,但不同品种的基因会有变化,变化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突破这个变化就变成别的作物了。比如,水稻再怎么种,也不可能像油菜一样含油量高。营养成分都是来源于其生物链所控制的范围,比如大米的维生素B族含量比较高,但也不可能高到像吃了一粒维生素B含量那么高。
市场上的概念米 没有科学依据
朱智伟研究员称,市场上的保健概念米,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策略,从人本身的精神控制来讲,会有一定效果。但从实际保健疗效来讲,没有相应的实验来相对证明,就很难去说这个问题。
古语说“凡药三分毒”,大米是日常主食,人们难以控制摄入量,不赞成将大米用于保健。
“高钙富硒大米”中的硒是个有争议的元素,缺硒会得克山病,硒多会中毒。原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是0.3mg/kg,与镉、铅的限量值(0.2mg/kg)在一个水平上,这是基于风险评估的科学结果。新的国家标准将硒从污染物中取消,不是说硒没有毒性,而是将其纳入类似维生素的管理,规定硒食品的*低和*高值范围。
“富硒大米”还存在另一个风险,如果土壤中硒的含量比较高,水稻直接从土壤吸收生物转化,这是安全的。但如果采用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主要成分亚硒酸盐是剧毒品,操作不当对生产者和大米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此外,不法分子直接将亚硒酸盐添加到大米中,目前评价富硒产品的方法还难以准确甄别。
“竹营养米”是把竹子的提取剂和大米结合在一起,让大米的外表变成绿色,一般也不赞成这么做。叶绿素会降解成黄绿色,要维持绿色,要么使用添加剂(一般为抗氧化剂),要么直接添加色素,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造假途径。如果消费者确实觉得竹子的营养比较好,那么可以直接吃竹笋,比吃竹营养米好。
“麦饭石大米”号称是世界上*安全的大米,在宣传上将麦饭石的功效嫁接到麦饭石大米上,这完全属于虚假宣传。
麦饭石的药理作用除成分外还有物理结构,**水稻吸收麦饭石还是有选择的,不可能全部转化,吸收了哪些成分?是否安全?都应该拿试验数据说话。其次,吸收到水稻的麦饭石成分的形态和结构肯定与麦饭石不一样,麦饭石属火山岩类,其主要矿物质是火山岩。如果把麦饭石颗粒和麦饭石生物有机肥作为作物的底料,在这样的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大米微量元素可能会多一些,口感可能会好一些。说麦饭石有这个功能,所以种出来的大米也就有这样的功能,这是不科学的。
另外,麦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无机的硅铝酸盐。铝易蓄积在大脑中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神经元纤维缠结病变,引起痴呆症。如果种植对铝有吸收特性的作物,例如小麦,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