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内2月份市场消费一度停滞,在乳企的一季报中直接反应出来。4月28日,伊利股份(600887.SH)、三元股份(600429.SH)等多家乳企一季报显示,当季经营受疫情冲击严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不过记者了解到,随着疫情影响的缓解,头部乳企的恢复情况良好,已接近同期水平,但年度业绩增长仍待观察。
疫情影响来去匆匆
2019年对于各乳企来说是个丰收年。
公告显示,伊利股份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902.2亿元,同比增长13.4%,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7.7%。从收入结构上看,液奶依然是伊利的主要业务,收入737.6亿元,同比增长12.3%;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5%,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饮系列产品营业收入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从增长因素上看,销量增长是伊利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调整对伊利业绩增长帮助良多,其中三大业务中因产品结构调整增加收入分别为25亿元、5.6亿元和3亿元。数据显示,伊利旗下的金典、安慕希等高端产品同比增长22.3%,公司新品销售收入占比19.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6个百分点。
当天公布业绩的还有三元股份,2019年三元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9.3%,净利润13.4亿元,而此前公布年度业绩的行业前几名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等都保持增长,2019年蒙牛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4.9%;光明乳业2019年收入225.6亿元,同比增长7.5%,净利润约5亿元,同比增长45.8%;新乳业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6.8亿元,同比增长14.1%。
不过各乳企一季度的业绩受到疫情冲击,其中区域乳企受损严重。
伊利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5.4亿元,同比减少约11%,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约49.8%,整体好于预期;区域乳企的业绩数据则相对惨淡,三元股份一季度收入下滑21.9%,净利润亏损1.2亿元,上半年可能面临转亏,而新乳业、燕塘乳业等区域乳企的净利润也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或亏损。
区域乳企的产品以低温产品为主,保质期较短,因此2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此外推迟开学和小区封闭对学生奶和订奶入户业务也带来较大影响,也减少了区域乳企的营收。
但**财经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基本结束,乳企的业务已陆续恢复。
三元股份总经理张学庆此前透露,由于小区封闭,三元送奶入户业务量一度下滑至原有的百分之十几,而到4月底已经恢复到80%到90%。
伊利方面也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国各地的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疫情对国内乳品行业的影响是短期的,从中长期来看,以乳品为代表的健康食品行业仍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进入3月尤其是下旬,随着渠道通路的打开,预计三月消费力可达到正常水平的80-90% 。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非典之后,国内曾引发一轮牛奶消费热潮,2003年伊利3、4季度的增速均超过60%,比上半年增长了20个百分点。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建议多喝牛奶,这也被市场解读为利好国内乳业消费。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财经记者,从非典经验来看,疫情会对国内乳业消费有促进,不过在目前市场集中度很高的情况下,利好程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市场在恢复,但更有利于龙头企业,对于中小乳企并不友好,过去中小乳企的产品跟随大乳企,目前大乳企正在促销消化春节库存,直接挤压了中小乳企的市场空间。
从3月份以来,国内超市不断有乳制品进行较大幅度的促销,而在京东等电商网站,各大牛奶品牌也都推出了类似于第二件半价或两件7折等促销活动。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在疫情导致渠道库存较往年增加70%,节后去库存,部分中小型乳制品企业需要补贴费用给经销商,对中小企业形成资金压力而放弃一些网点,对于大企业而言则是增强渠道深度和广度的机会。
统计局数字显示,1-2月,规模以上乳企液态奶产量339.14万吨,同比下降17.5%,进入统计范围的乳企561家中亏损企业237家,比2019全年数据增加110家,亏损比例42.2%。
此外,宋亮表示,目前国内原奶供应属于紧平衡,下半年随着原奶供应进入淡季和市场需求的回暖,国内奶价还会进一步上升,也会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