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豆和大豆油市场的*后一块净土正面临失守” ;
“外资正在中国的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布局”;
“黑龙江省内的油脂已经基本停工、停产”;
“黑龙江的大豆价格已低于种植成本,豆农手中40%的大豆仍没有卖掉”;
“黑龙江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正在展开一场战争”;
……
诸如此类的惊呼正从中国的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传出;而由此产生的恐慌气氛几乎蔓延了整个黑龙江省的大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一旦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领黑龙江市场,危及的将不仅是当地世代以大豆种植为生的农户的利益和生存,黑龙江大豆的原产种源、环境也将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这将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据悉,目前黑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家相关部委已开始介入实地调查,了解黑龙江大豆产业受低价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实情。
省大豆协会发出“急救信”
“黑龙江省内有一定规模的68家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了,也没有一家收购大豆的。而农民手中去年产的大豆还有300多万吨没有卖出去,甚至2007年的部分大豆也还压在手里。”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下称“省大豆协会”)常务秘书长吴立强一脸焦虑地对记者说,“再这样下去,从种植、到油脂加工,直至包括大豆油在内的大豆产品所构成的黑龙江大豆产业将全线崩溃。”
黑龙江省,世界大豆的原产地、中国大豆的主产区(占国内大豆产量50%),在原本应该忙碌的春耕季节却遭遇史无前例的、来自进口大豆入侵的“寒流”。
今年头两个月黑龙江省大豆进口量激增,达到26.9万吨,同比增长6563.5%。而黑龙江省的大豆出口呈相反态势,今年头两个月仅出口152 0173 3840吨,同比下降92.2%。
“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就注意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省内的大中型油脂企业、不同县乡的豆农,相继向协会反应处境难题。去年年底,我们对当地的15家大中型油脂企业进行调研,发现15家全部停产、全部停止收购大豆。”省大豆协会吴立强秘书长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但令人不解的、更坏的消息是,进口骤增、出口减少,且农民手里又有大量大豆积压的同时,黑龙江当地的大、中型油脂企业却因为买不到大豆而停工停产。
“原因很简单,农民嫌价格低,赔本不愿卖;国储手里有豆也愿意卖,但油脂企业又嫌国储的大豆价格太高,买了只能是亏本买卖。”当地某油脂企业老板对记者如此解释“国内矛盾”。
至于进口大豆,价格倒是低,但目前在黑龙江暂时还买不到。“大豆进口权只有少数的国有粮食企业才有,这些国企的进口大豆,基本供应自己在沿海城市的加工企业;而黑龙江的大多数油脂加工企业都是民企,没有大豆进口权。”该老板介绍说。
但对于省大豆协会来说,对于当地油脂企业暂时还买不到进口大豆一事,“非常高兴和庆幸”,因为一旦进口大豆真正进入黑龙江市场,那么,作为世界大豆的原产地、全球大豆资源宝贵财富的黑龙江大豆,将遭受灭顶之灾,不仅大豆种植业和加工业遭殃,而且黑龙江大豆的原产种源、环境也将面临毁灭性破坏。
心急如焚的省大豆协会无奈之下对外发出求救信号:“去年底我们向省农委递交了‘关于黑龙江大豆产业情况紧急报告及应对建议’,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和帮助。”吴立强常务秘书长向记者透露说。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政府、商务部都对此事非常重视和关注,已经开始动手调查了解省大豆协会反映的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相关问题,特别是黑龙江大豆产业受低价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的实情。
农民为何卖豆难
由于春耕急用钱,黑龙江省孙吴县西兴乡农民吴凯刚刚以1.62元/斤的价格卖给“粮贩子”8吨大豆。“去年农资价格涨得离谱,对承包土地来说,大豆一斤1.7元才只是个成本。现在是赔本卖豆。”吴凯愁容满面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大豆的价格一路下跌,达到每吨3000元,今年2月下旬,国际大豆期货市场进入新一轮下滑通道,每吨进口大豆到达大连港口的价格只有2900多元。受进口大豆价格影响,黑龙江省内大豆价格也一路走低,从去年7月份的3.05元/斤,下跌到10月份的1.50元/斤,跌幅超过50%。
为此,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国家先后3次在东北主产区对大豆实行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收购,国储价每斤1.85元,收购量累计600万吨,其中拨给黑龙江的指标为453万吨。
提起国储收购,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的张欣一脸无奈,“国储收购门槛高,尤其是对水分的要求,新豆子不经烘干根本达不到要求。我们这儿的收购点上大筛子,一车大豆能筛下来1吨多。就这样,分配到我们手中的指标还很少,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记者从中储粮定点收购粮库了解到,国家规定的中央储备大豆收购质量为2008年国内生产的国标三等以上,即:纯粮率91.0%—93.5%,水分13.0%,杂质1.0%。低于国标三等的不收购。
“由于卖不到国储去,粮贩子抓住我们春耕急用钱的心里,压价收我们手中的大豆,一斤才1.6元左右。”佳木斯市桦南县农民冯学军告诉记者。而富锦市二龙山镇农民田亭国则表示,即使这样,当地还无人收购,“往年走村串屯的收粮车,现在连影儿都见不着。”
采访中,一些豆农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于近两年生资和土地承包费增加,豆农生产成本提高,加上流通成本和烘干成本,即使1.85元/斤的国储收购价也只是微利,现在市场价大都在每斤1.65元左右,农民对这个价格更是不认同,手中还有大量的大豆观望待售,甚至还有2007年生产的大豆仍旧积压在手中。而对一些“有关系”的粮贩子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大豆,再倒卖给国储更是感到忿忿不平。
“由于省内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停收,中储粮成为**收购主体,但国储收购数量有限、网点少、尤其是对质量要求高,因此豆农即使通宵达旦地排队,手中多数大豆也往往因为达不到质量要求而无法卖出。截至2月末,黑龙江农民未售的大豆约有360万吨,占总产量40.4%,为近年来*高,而上年同期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20.8万吨和34%。”吴立强秘书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种状况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大打击农民种豆积*性,估计今年将减少几百万亩大豆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