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而言都不完全相同,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目标订制营销计划。不过像可口可乐、三星、VISA这样的国际**企业对于奥运营销方式手段早已游刃有余,目标明确,手法清晰。相比之下,中国本土品牌的奥运营销之路虽然多了几分混乱、一拥而上,但也十分精彩、富有活力。既有“恒源祥”创意粗陋、备受恶评的广告,也有刘翔在伊利总裁潘刚的加油声中驰骋的精彩镜头。有的企业重视产品推广,有的企业看重自身形象,还有高明的上市企业将奥运题材与自身紧密相连,借助奥运概念,催红了股价,增强了投资人的信心。
在奥运营销这一竞技赛场上,不同企业不同选择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的企业营销理念。不同的理念会导致企业做出不同的行为,而企业秉持的理念是否科学、先进,企业能否有效的推行这一理念都将决定着该企业奥运之行的成败乃至企业自身的命运。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行业、规模的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肯定是不同的。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不同,国企和民企也不同。就算是同一类的竞争性企业之间的发展理念也不完全一样。但无论营销理念是什么,在奥运营销上,它都应该*大限度具有和奥运本身、乃至奥运精神相一致、契合的点。就这一点,在奥运行销中表现优秀的企业身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拿伊利来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奥运标准也即世界*高的检验标准。我们将为世界的奥运提供*高品质的牛奶。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的责任。”这句话点明了伊利奥运行销的核心就是使伊利的产品符合“奥运标准”,进而将奥运品质的标签贴在伊利的产品乃至其自身。随着伊利奥运行销行动的不断持续,消费者的印象也不断得到加强。和耐克、可口可乐、联想等奥运企业一样,从产品到企业形象本身,伊利都与奥运标准、奥运品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长期保持下去,而不局限于北京奥运会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