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健品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告宣传等环节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多了“随时监管”、“严厉处罚”两道约束,企业的侥幸心理就会减少
近日,有认证的知名医生发表微博称:“所有口服胶原蛋白保健品‘全是骗人的’……”微博发表之后,引发广泛议论。不少营养学家、皮肤专家加入炮轰阵营,一一吐槽胶原蛋白的种种不是。与此同时,多家生产胶原蛋白产品的公司却否认产品“有危害”。
专家、厂家各执一词,消费者一时无所适从。不少追求“美容”、“抗衰老”功效而服用过胶原蛋白的消费者,纷纷表达对胶原蛋白类保健品安全性的担忧。一度快速发展的胶原蛋白保健品市嘲神话”,遭遇****的危机。
暂且不提胶原蛋白美容“神话”是否由此破灭,保健品市乱象丛生确是不争的事实。“三株口服液”、“红桃K”……一家家保健品企业通过狂轰滥炸的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眼球,缔造了保健品市场的“神话”;可不久后,这些企业被证明存在虚假宣传,保健效果子虚乌有,“神话”*终破灭。有的保健品生产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套用批号生产其他种类产品,甚至直接编造保健食品批号。这不仅成为危害保健品市场发展的毒瘤,也给消费者的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乱象背后,是企业竞相争夺的巨大市场利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保健品市场近几年非常火爆。有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600亿元,而且有可能保持年均超过10%的增长速度。巨型蛋糕面前,企业都想分一杯羹。再加上保健品产品多、发展快,保健效果判断标准不一,市场监管难度大。这样一来,给不法企业留下了违法生产、随意贴标的可乘之机,有的企业打起“钻政策空子”的歪主意。
良好行业环境是保健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矗少数企业不守规矩的短视行为,在某一时期能够从市场渔利,创造“神话”,但长远来看,不仅有可能影响合法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而且会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让保健品市场失去长远发展的动力。对于调整期的保健品行业来说,整治乱象成了发展的必经之路。
根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补足监管短板。可以考虑建立企业生产数据库,实现企业生产情况、诚信情况可查询;对保健品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告宣传等环节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多了“随时监管”、“严厉处罚”两道约束,企业侥幸心理就会减少。
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消费者要正确看待保健品的功效,树立科学的养生观。面对花样繁多的各种保健品,更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不要追风攀比,轻信一面之词。有了理性的消费者,保健品市场的各种“李鬼”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再生的土壤,保健品行业才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