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于23日上午公布了*新抽检结果,市场销售新生产的主要品种液态奶和奶粉、乳粉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在经过了国家十几次的检验后,伊利、光明等曾一度登上三鹿事件黑名单的中国乳企全部合格。在同**,首次在我国举办的第14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在上海落幕。在此次大会上伊利营养舒化奶在与来自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对手的竞争中获胜,斩获了现场**“科技创新奖”,成为本届大会中,中国本土企业获得的***别的奖项。中国乳企抽检全线过关,中国乳企代表获得世界认可,这**,可能是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于危机与转机中不断颠簸的中国乳业光亮的**。
动荡中的嘉奖:品质可信的中国乳企
然而,病去抽丝,消费信心的复苏,还需要时间来休养。而倾巢而陷的中国乳业,需要集体力量的救赎。
据了解,伊利在三鹿事件后,全面开展了“放心奶工程”。对原料奶、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各类产品的检测项目累计达899项。大大超出了国家标准。又投巨资采购专项的检测设备,同时对出厂产品还要经国家权威部门进行复检。确保****安全、健康、放心的产品。
而在以史无前例的标准严格检测产品的同时,伊利集团联合全国数十家媒体公同举办了一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展开的“放心奶·大行动”活动。包括各相关部门领导、质检专家、中外媒体、消费者在内的近万人共同走进伊利工厂,亲眼见证了伊利“放心奶”的产出全过程。
据悉,来华参加食品科技大会的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前主席、Tragon公司总裁Herbert博士在开幕式后特地赶到了伊利位于呼和浩特的工厂参观。在全盘了解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想,中国的乳品企业有能力生产真正安全的牛奶,中国乳业完全可以越做越好。”
而三鹿事件以来,国家各级部门更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进行了十几次的产品质量抽查。并将9月14前生产的无论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的奶制品统统进行重检,重检合格后,贴上统一绿色标签再次上架。这一系列补牢之举,虽然未能带来整个乳品行业的重生,但却成为了摇曳中的中国乳企新生的信号。
来自商务部的权威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国产婴幼儿奶粉销量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80%左右,液态奶销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75%左右。伊利、飞鹤等企业正处在恢复性销售阶段,销售量已经恢复到80%以上。如果说在中国乳业史上**次成功破解了困扰亚洲人“乳糖不耐症”的伊利营养舒化奶在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上的获奖给了伊利一个荣誉,那么,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的话则更能说明本次嘉奖的意义:“这种世界性的认可,会激励包括伊利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乳企去垢革新。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乳企是可信赖的。”
荣誉的起点:中国乳企从源头新生
希望在前方,但中国乳业如何冲出三鹿事件的阴霾,否*泰来?
平衡整个产业链条,加强奶源建设等已经成为乳企势在必行的工作。但从目前的企业规模和行业发展规律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将所有的奶源都自己管起来,显然还是个天方夜谭。
幸好,解决这一难题并非没有先例。纵观国际,美国有一种良好的乳业生产方式叫“奶农联合体”。这种模式的*大意义就是将奶农吸纳到企业中成为企业的股东,统一奶农和企业的利益。而在中国,这种模式也已经由伊利首创,只不过,它有一个更中国化的名字叫“奶牛合作社”。
而这种“奶牛合作社”模式也已经在这次风波中得到了验证。据介绍,“奶牛合作社”做的*好的是内蒙古土左旗和黑龙江杜尔伯特两个地区。因为所有环节都在企业的严格监控之下,这两个牧场供应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没有查出三聚氰胺。伊利的所有婴幼儿奶粉因此逃过一劫,在风暴中始终安全无虞。
无论这种“奶牛合作社”模式是否会使中国乳业否及泰来,但它无疑是当下*适当的选择。“今后伊利集团将会继续加快和推进企业自建牧场、合作牧场、大型的牧场园区以及奶牛合作社等基地建设模式,从源头保证*安全、*放心的原奶供应。在拥有**的乳制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与之相匹配的**的奶源基地,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的乳制品。”
中国乳企代表向世界表了态,剩下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