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发生并持续扩散以来,全球纺织产量及订单量不断双跌,零售端营业额突降,可能持续较长期低迷的趋势。国际市场服装消费需求的急剧疲软直接导致了我国纺织品服装
人力和订单,上半年纺织行业的艰难与恢复
长城证券的研报显示,截止到6月24日,今年纺织服装行业指数(申万)下跌5.96%,同期上证综指下跌2.31%,年初至今纺织服装行业在全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21位。在子板块中,累计下跌幅度较大的为女装和休闲服装。
如此表现,与纺织服装业上半年遭遇的“寒冬”相称。不过,如果细分起来,今年上半年的**季度和第二季度,纺织服装业的“寒冷度”并不相同,**季度受到复工复产艰难、海外疫情冲击等影响,纺织服装业较为“冰冻”,但第二季度已经开始缓和。
广州灿萍商贸有限公司的老板陈欢告诉记者,公司是在3月初复工的,比原来正常复工日期晚了一个半月左右。但即使是复工,员工也没到齐。
“我们工厂不大,只有十多个人,因为疫情,很多工人的孩子都没有上学,所以我们工厂很多人之前还在家里带孩子,有的人干脆今年就不来了。”他说。
由于员工减少,他通过视频招到一些工人,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是工人来了之后,不熟悉工厂的生产节奏,不少人很快离职,所以只能不停地招新。
绍兴布矿针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宇潮针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乐凌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在2月28日复工,疫情导致复工晚了半个月。“公司有100人左右,之前有来不了的情况,现在都正常来了。”
但是,人力的问题解决了,中小纺织企业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订单。
陈欢表示,他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接到了不少客户,订单上基本每天都有。但他发现,订单分到不同员工手里却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
“以前基本上哪种员工都可以,但是我们现在想要的就是那些有技术的工人。这样的话,我们的成本实际上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的,因为工人技术提高,我们也可以接到更多的订单,其实现在订单还是有的,只不过说会集中在一部分技术更高人的手上。”他说。
林乐凌则表示,疫情对纺织服装冲击是有的,但是对他们企业前期影响更大,目前企业已经正常生产,只是产量相比往年减少50%。“现在企业挡车一线员工在增加。”
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2 0173 3840.9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1-4月份收窄8.1个百分点。其中,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持平,30个行业减少,纺织业下降10.3%,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29.2%,降幅都不小。
但是,对比1-4月的情况,却已经明显改善:1-4月纺织业利润总额下降19.8%,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34.8%。
传统淡季和资金压力,7月行业形势依旧堪忧
然而2020年过半,进入7月,纺织行业再次进入传统淡季,无论是内需还是外贸,纺织行业产业链压力倍增,中小企业或继续承压。
1、内需方面:淡季前奏,企业承压
从消费习惯、下游补库时机来看,7、8月份将步入淡季,订单处于青黄不接状态。业内专家表示,6~9月份或许将有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减产、停机、放假甚至关闭的压力。
2、外贸方面:放假前奏,订单较少
3、生产现状:市场走弱,开台不足
根据对纺织集群中织造企业生产情况的调查了解,6月以来,集群织造市场呈走弱态势。截至6月底,集群织造企业平均开工率在50%左右,织造产能利用率在40%以下。
多数集群表示,6月份企业运行较5月未见好转,受疫情以及传统淡季到来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市场需求疲软,产品库存继续增加。企业订单缺乏、资金压力大等问题仍存在。企业调整生产,降低开台,维持运转。
4、淡季来临出货有限,减产保价
从目前来看,上半年纺织旺季已经基本过去,7月或仅会在囤货心态上有零星成交放量,价格上行压力较大,需求端目前暂无明显好转,外单仍面临着疫情反复的风险,出货较为有限。故预计7-8月份在淡季的行情下,若下游需求无明显好转,企业未来或采取减产保价策略。
7月份的行情,大多数纺织人士还是心理有所准备。毕竟根据历史情况来看,纺织市场如果有大行情,一般都发生在3-4、9-10月,7-8月份一般不太会发生大行情,也就是淡季之下,市场原本就要面临累库存的压力,只是今年的库存压力过于庞大,可能往前数6年都未遇到过的行情。
因此需要纺织人更要在乱世中认清自身位置,有意识的限定下库存,而非盲目生产,将资金都化成库存,避免在竞争压力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