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目前已有三套合计620万吨/年
扩张阶段初期(2007年-2010年)产能存在较大缺口,行业处于高景气度周期,开工率维持高水平,企业生产利润丰厚,基差结构表现为期货升水。
扩张中后期(2011年-2014年)新装置大量投产,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出现,市场步入景气下行周期,行业开工率加速下降,企业利润急剧压缩(显性表现为商品价格深度下跌),部分高成本装置出现亏损,基差结构转为期货贴水。
之后,随着产能过剩日益加剧,供应压力倒逼价格竞争,行业步入景气低迷期,商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高成本装置开始大量退出市场(表现为有效产能显著下降),落后产能出清步入加速阶段(2015年-2016年),市场预期未来供需环境改善,此时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前反映,基差结构重回期货升水。
*后,伴随供需环境改善,行业迎来整体性复苏,市场景气度稳步回升(开工率回升),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转(2017年-2018年)。当行业复苏到了中后期,新的供应缺口开始出现,现货供应紧张时有发生,基差结构表现为期货贴水,但此时新一轮产能扩张已然开启(2019年)。
上一轮PTA扩能主要提高了行业集中度和实现规模效应
2012年以前,国内纺织需求大幅增长后,PTA行业利润丰厚。2011-2014年期间,PTA装置大量投产,导致2014-2017年行业持续严重过剩并从2015年开始产能出清,部分低产能装置以及非龙头企业装置被淘汰。行业规模效应逐步形成,并且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在产能出清后,2018年行业利润修复,故又有新装置开始建设。和上一轮相比,新一轮扩能潮中,装置规模化已是必要条件,多数PTA新装置产能都在200万吨/年以上。然而,不同的是,未来投产的主要PTA装置中,上游炼化一体化和下游聚酯产能扩张将同步进行。由于过去民营企业原油
从行业集中度看,2011年前5名产能占比65.5%,2020年7月前5名产能占比65.2%。虽然C5产能占比变化不大,但上榜企业名单基本更换,且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逸盛、恒力等龙头企业优势愈加明显,行业逐步形成寡头竞争格局。寡头企业不仅在产能上占据**优势,在生产技术、产业链配套及管理水平上也明显占优。
未来PTA行业供应逻辑将出现变化。对于炼化一体化企业来说,未来PTA装置的开工率高低并非由单独PTA行业利润决定,而是综合产业链利润,其中既包括PX-PTA-PET的纵向综合利润,也包括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其他炼油和化工产品的综合利润。
而且未来5年PX-PTA-PET产业链各节点的产能复合增长率均高于6%,而服装消费增速下滑,导致未来聚酯消费的复合增速仅在5%以下,因此全产业链的利润或将维持较低水平。而因为有其他产品综合利润的补充,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开工将较为稳定。对于非一体化企业,甚至单独PTA工厂,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在这一轮投产周期结束后,行业或将出现新一轮产能出清。
未来聚酯企业共同拥抱上游资源的趋势显著,强强联合凸显马太效应。上游炼化一体化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目前浙江石化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两大聚酯企业共同出资建设。预计未来,类似强强联合、利益捆绑的情况或将更多。
今年5月末,恒逸石化入股桐昆股份,且两者均有项目落地广西钦州,其中桐昆集团计划在钦州建设280万吨/年芳烃和500万吨/年PTA项目。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聚酯企业之间的关系将由竞争转为共同合作。2014-2017年期间,PTA行业集中度提高后,虽然龙头企业有互相协定产量情况,但是仍面临“囚徒困境”,导致实际产量出现分歧。
而未来一旦成为利益共同体,各自产能排产计划则会更加有效地执行,市场寡头垄断模式将更加清晰,龙头企业话语权将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