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新消息,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万亿元,环比增长0.85%,可以看出,我国消费市场正在持续稳步复苏。
虽然当前纺织服装消费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随着我国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消费升级持续推进,消费市场有望延续平稳回升态势。
原料:棉花价格延续上涨,国际棉价上涨幅度高于国内棉价。
8月24日,棉花现货整体成交清淡,当前纺企补库意愿仍未有明显走强。郑棉期货震荡收涨,CF2009收12290元/吨,涨10;CF2101收12945元/吨,涨15。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71.14美分/磅,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2283元/吨,较14日上涨152 0173 3840元/吨。8月25日,代表内地标准级
近期,
8月24日,江苏直纺涤短半光1.4D主流5400-5600元/吨。
8月24日,福建纯涤纱T32S主流在9300-9500元/吨,河南涤棉纱TC65/35 32S主流13700-13800元/吨。
8月24日
进口纱外盘价格稳中有涨。印度外盘价格持稳为主,越南外盘价格稳中偏强,气流纺价格持稳为主,普梳报价上涨较快,价格上涨后,交投减弱。工厂C32S包漂美金报价在2.35美元/千克,人民币税后约1.88万元/吨。巴基斯坦外盘价格持稳,本周巴基斯坦本地需求稍有走弱,中国方面成交未有显著增多,贸易商赛络纺C10S美金报355美元/件,人民币税后约1.57万元/吨。
坯布:国内纯棉坯布市场行情好转幅度有限,下游织厂订单恢复不及去年同期。纯棉坯布市场有所恢复,但多为打样订单,大单较少,客户压价心理严重,织厂利润减少。8月24日坯布CG OE10价格7.88元/米,跌0.01;CG C32S价格6.34元/米,跌0.01,CG JC40价格6.44元/米,跌0.01。其余坯布价格无变动。
根据坯布价格指数显示,坯布价格维稳运行。
境外疫情增长态势仍持续纺织品服装
今年前7个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有所增长。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鉴于境外疫情增长态势仍在持续,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金联创化纤分析师张洁表示,全球经济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复工复产、人们消费逐步复苏,消费观念从必需品转向可选消费,全球主要市场对服装的购买需求开始回升,服装出口趋向好转,降幅较前期明显收窄。
疫情让纺织服装业整个产业链都处于需求疲软严重与产能过剩突出的循环中,市场想要好起来还是要看终端需求。“国内纺织服装需求相对疲弱,海外需求亦很难有明显起色。近期,海外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蔓延,虽然5月后全球部分国家开始逐步放开,经济逐步复苏,但复工并不等于复产,人们收入缩减,消费想好起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张洁说。
同时,随着欧洲和北美社会的解封,活动日益增加,这些地区的港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交通拥堵,如果拥堵情况未缓解,外贸出口商除了要支付运费外,可能需要额外支付拥堵费用。
“受全球单边贸易主义和
“金九银十”临近纺织企业如何抢占市场订单?
在海外疫情及全球单边贸易主义的影响下,多数纺企将出口转内销,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延伸产业链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延伸到利润更高的织布和印染产业,自我配套,形成规模和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在当前环境下,要严控成本,通过配棉、人工等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企业领导还要有前瞻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比如近一个月低支纱在市场走货较快,多家企业通过降纱支实现回笼资金的目的。
第二、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差异化道路。产品结构调整是国内提了很多年的策略,经历疫情的九死一生,这次可能会有很多产品
第三、加强修炼内功疫情之下,企业不能消*等待,应趁着这个“机会”,苦练内功,将疫情期转化为内功修炼期,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疫情过后的更好发展积蓄力量。企业可以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降低能耗。还需要多条腿走路,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存在风险的,企业需要不断尝试开拓新的市场,降低运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