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纺织鞋服:逆境中成长

百检网 2021-12-29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在福建的众多传统产业中,纺织鞋服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知名度,都占据重要地位。

  数据显示,2019年,福建纺织鞋服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达1.1万亿元,其中纺织服装实现营收7406亿元,居全国第五;制鞋业实现营业收入3618亿元,运动鞋类规模居全国**。但是疫情之下,整个产业发展面临种种困难和压力。

  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必须靠发展来解决。经过数十年发展,福建的纺织鞋服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其应对危机的*大底气。近段时间以来,该行业直面短板和不足,走出了一条化危为机的路径。

  借“新经济”之力解销售困境

  今年初以来,疫情对纺织鞋服行业的冲击显而易见。

  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也面临外需市场不振的出口压力,海外客户延单、退单现象较为普遍。

  外销不畅正在加速倒逼企业出口转内销、线下转线上,网红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在我省层出不穷。

  面对旗下产品实体店一度八成以上关闭、线下销售几乎陷入停滞的困难局面,安踏积*应对,将业务重心转到线上。通过发动公司及加盟商开启“全员零售”模式,安踏变“等客上门”为“出门找客”。

  “我们的‘全员零售’是从高管到普通员工、从销售到后台支持团队的总动员,累计超过3万名员工及经销商伙伴参与拓展线上微商、网络营销、社群营销等营销新模式,并**时间联动供应商体系,综合供应商工厂的产能、员工返岗等情况,及时调整订单分配,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安踏副总裁李玲说。

  “全员零售”带动安踏线下产能加快恢复,5月份实现业绩与上年持平,6月份势头迅猛。特别是“6·18”大促销期间,电商累计成交14.3亿元,同比增长78%。

  向新经济要动力的不只是安踏。才子男装发动全国2000多家门店的店长进行“直播带货”,为配合此策略,企业还缩减“期货制”比例,调整为更适合快速反应的“配货制”,并在新技术、新材料、新款式上下功夫,以吸引年轻客群;柒牌则找来人气主播带货,创下6个小时销售近400万元的佳绩。

  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省鼓励各地立足区域实际,发挥品牌优势,把推动线上升级作为畅通产业链循环的重要举措,借助各类线上平台,推动纺织鞋服重点地市、园区、企业开展产供销对接,上下游配套,扩大线上市场,拓展内外销渠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体系。

  拓展终端多元化补供给短板

  “瑜伽服、健身衣等轻运动产品和泳装生产工艺类似,但以前只是少量生产。现在泳装订单萎缩,就要加大瑜伽服等产品的生产。”七彩狐泳装董事长洪建库说。

  今年**季度,七彩狐只接到往年六成的订单。面对严峻的外贸形势,洪建库选择主动求变。

  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他发现,宅在家的国外消费者对瑜伽服等室内运动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经由小批量生产、出货后,客户不断追单让洪建库喜出望外。疫情发生以来,瑜伽服订单销售额已超7000万元。

  随即,企业又把生产延展到弹力裤、时尚防护口罩等领域。“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业绩能与去年持平。”洪建库说。

  记者从省纺织行业协会了解到,当前我省纺织终端产品以鞋服为主,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相对滞后,除主流鞋服品牌市场占有率较高外,一些企业在品牌培育、产品设计上存在跟风现象,产品同质化较严重。在疫情之下,供给不强的短板愈发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纺织终端产品的功能将不断强化,终端应用场景正加快向多个领域广泛延展,市场需求旺盛,福建纺织鞋服行业必须靠拓展终端多元化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纺织鞋服企业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帮扶下,紧急跨界转产,扛起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供应重任。也正是得益于扎实的产业基础,短时间内,全省口罩生产企业从8家增加到230多家,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从1家发展到30多家。

  省工信厅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我省正在推动行业延伸拓展下游产业链。服装方面,加快发展新一代时尚、功能、智慧服装;拓展产业用纺织纤维生产、非织造、加工装备、成品应用等产业链,推动医疗卫材、安全防护、公共应急、新基建等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制鞋业方面,则引导企业加快功能性鞋类产品开发应用,拓展矫正鞋、医美鞋等康复类产品,促进分众化、个性化、差异化发展。

  从高端配套中挖掘发展潜能

  作为国内纺织行业**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项目,凤竹纺织安东新厂目前已进入设备进场和调试阶段,预计今年9月底可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这一厂区各个环节都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屋面搭设3.6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系统,年发电量500万千瓦时;两级回用设计的中水反渗透膜系统,可使污水回用率达50%以上;4台烟气回收处理设备对废气进行高效回收净化处理,并进行余热回收,一年可减排5000吨标煤……新工厂还将采用25项智能绿色高端装备技术,是一座智能、绿色现代化染厂。

  “智能化、绿色化是印染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这么做,就无法解决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无法应对行业带来的挑战。”企业行政总监叶炜刚说。

  当前,全球纤维材料发展正向多结构、多功能、超性能、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产业化应用不断深化,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危机之下,我省不少纺织鞋服企业,尤其是上游企业,坚持投入资金实施技术改造,持续推进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挖掘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潜力。

  位于莆田的华峰华锦公司持续推进绿色转型,打造低碳、绿色、循环产业链,增强抗击市场风险和应对能力。目前,华峰绿色纤维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我们目前正在启动实施绿色纤维及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项目,开发可回收利用纤维原料、研究新型纺织纤维原料、发展绿色纤维材料及制品,以进一步补齐补强产业链条,加快由传统材料向绿色纤维转型升级。”董事长方华玉说。

  如今,华峰在全球拥有300多人的设计和研发团队。依托强大的研发力量,自主研发时尚潮流舒适面料、绿色功能性纺织等新材料新品种300多项,获得专利207项。尽管受疫情影响出货减少,但产品特色优势仍在,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基本持平。

  在南平,闽瑞合纤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由低端再生涤纶转向全面生产ES纤维,目前订单情况良好,正满负荷生产,全年产值预计将增长60%以上。

  在纺织行业重镇长乐,永荣控股正加快锦江科技智能化、绿色差别化锦纶纤维等重点项目建设;金纶高纤则持续推进高性能PTT纤维及其复合纤维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建设,瞄准的都是弥补产业高端配套不足的短板。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我省纺织鞋服产业链相对完备,但生物基及高技术纤维几乎还是空白,高性能纤维混纺、高支高品质纱线及织物开发还不足,高端印染及后整理能力还不强,省内高端面料供应自给率不足40%,因此在高端配套领域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也将成为下一步的转型升级方向。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