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云:传递棉纺行业一线声音 为纺织产业工人建言

百检网 2021-12-29

  范冬云是兰州三毛实业公司纺纱厂一名普通的细纱挡车工,这位甘肃姑娘自152 0173 3840年一脚跨进纺织厂,埋头苦干就是30年,并成为一名新时代基层岗位上纺织女工的优秀楷模。2018年2月,范冬云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从纺纱厂一线工人到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当好这个代表,范冬云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参加专门的培训学习,参与视察、调研等代表履职活动,她还成了厂里义务的“政策宣传员”,工友们常围着她,听她讲履职中遇到的故事、新近出台的政策。

  去年,范冬云的提案是关于促进纺织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其看来,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一定的冲击,因为有效确保复工复产是企业发展的大事。因而,她建议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中将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支出规模提升扩大;持续加大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等相关内容。“对于我去年的提案,甘肃省人大组织代表进行了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集中调研,对于提案中的部分内容,也予以落实,为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支撑,让我颇受鼓舞。”

  对于今年的提案,范冬云主要聚焦于三大方面:拓展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沿线纺织科技项目创新链布局与支持、促进甘肃省棉花产业发展。她认为,随着国家对于各类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级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也越来越大。人才是企业发展*重要的资源,亦是无法估算的发展资本。人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也必须创造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环境。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企业就必须从业绩取酬,按需培训等方面制定详尽的方案来满足人才的需求。

  关于拓展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发展空间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随着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劳动力缺口的增加和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加大,企业需要培养一批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产业工人队伍,以满足企业发展。

  新形势下,在促进产业经济优化转型中,企业如何提高工人技能素质,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技术精湛,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是一线员工总体水平偏低。从职工技术等级结构看,大多为初中级技术工人。掌握技能较为单一,**技师人才奇缺,从职工学历方面,学历普通偏低,高学历人员更是奇缺,职工整体文化层次较低,知识型人才数量较少。严重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完善技能人才体系制度

  1、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产业工人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完善产业技能技术工人培训体制。建立职业培训经费政府补助机制,鼓励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引进技能人才。建立企业职工职业教育与高校高层次教育之间学历互通的“立交桥”,使企业职业教育告别“断头教育”“单向发展”的困境,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的学历教育也应当产生学士、硕士,甚至博士,使产业工人技能人才赢在起跑线上。

  2、激励更多不同行业一线技术工人成为“工人教授”,进一步细化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在地方和企业层面出台更多落实措施,放宽限制条件,打破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壁垒,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使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贯通”“互评”能有更多操作性和普惠性。

  3、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措施

  落实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政府和企业要注重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将技能人才的培训作为基本工作常抓不懈;要全面推广完善技能人才的基本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秩序规范的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从而激发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性;要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方面设立相应的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把对产业工人技能人才的使用与其相关工资待遇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各工种的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适当拉开各技术工种与技术等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对企业技术带头人,有较大贡献和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要实行奖励与工资挂钩。从待遇落实上,要将更多资金投入向一线专业技能人才倾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充实到一线,夯实产业一线队伍基础。同时,也让每一位凭技能、靠本事、善创新的优秀技能人才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通道。建立专业技能人才与企业管理人才同重视同部署,同落实。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纺织科技项目创新链布局与支持的建议

  我国整体消费能力优势明显,但中国纺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不足,消费自主品牌的信心与民族文化自信宣传不到位。拥有一批在“一带一路”沿线优势自主品牌,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商业竞争中拥有超前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赢得纺织科技强国的未来。近些年来,我国纺织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从跟跑、并跑乃至部分领跑的历史性飞越,我国纺织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或**水平,产业**世界。纺织工业必将成为*有潜力**跨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门类之一。“十四五”及以后,我国纺织产业优先发展的方向是:纺织新材料、纺织绿色加工、高质量纺织品及纺织智能制造与装备。支持中国科学院、行业协会组织国际国内、产学研各方面优质资源,以区域纺织中心城市为主推手,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级城市、***新区打造国际**、国内**的纺织科技创新项目基地、实验室;加大对于西北“一带一路”重点城市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后发地区纺织科技创新成果产业扶持,更好地发挥区域新增长*的产业支撑作用。以兰州、银川等城市群为重点,构建与东南沿海纺织强省、地区之间在产业链创新、分工、研发体系平台。为健全完善相关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一带一路”沿线纺织科技项目创新链布局与支持的提案,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纺织科技创新模式,布局“一带一路”,丰富高质量创新产品类型

  我国纺织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相对薄弱,行业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相对不足,创新中心布局不够完善,国家层面推广、支持等制约着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纺织行行业**项目、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纺织服装等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研发项目支持力度,合理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内重点城市纺织企业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纺织行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补齐功能性纤维创新,加大对“条染复精梳、纺纱、织造、染整”为一体全能型综合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建立由“院士+纺织协会+企业”模式的顶端纺织品创新研发中心,建立专家智库、发挥院士及其团队智囊团、人才库作用,参与制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积*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满足企业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研发的高端定位和市场精准度,形成集群效应。

  二、布局纺织行业大数据中心,打造“一带一路+互联网+智慧科技”平台

  建议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纺织行业企业建设大数据中心,并与国内沿海重点产业集群区域大数据中心实现互联互通,形成纺织行业大数据服务体系,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促进数据有序共享,释放数据对经济发展的共享效应,推动企业在生产环节智能化、绿色化,以及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物流仓储等各环节资源要素的数字化汇总和网络化配置等新模式新业态;打造面向国际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搭建开放式、国际化平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纺织业的工人代表,范冬云希望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代表身份,替广大一线工人代言,把*基层一线工人的呼声和他们的心声带到两会上去。从而通过政府层面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完善,来巩固和提升工人阶层的社会地位。产业发展,提高中国制造能力,其基础力量就是广大产业工人,只有产业工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和尊重,进一步完善工人待遇,才能兴产业。当前,对于国家在减税降费、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等方面都非常关注。“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对广大一线技能工人提升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范冬云表示。

  “在2019年3月7日下午3点习总书记参加甘肃团的审议时,我向总书记介绍了兰州三毛,并邀请总书记到甘肃来视察工作,如果再有机会见着总书记,我会说:作为一名技能工人,我一定谨记总书记的话,做好本职工作,传帮带出大批的优秀的徒弟,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范冬云朴实地说道,“未来,通过履职调研,我将提出更多的建议,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广大一线产业工人发声。也将努力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把我的技术、经验都毫无保留传授,使其成为优秀的技术骨干。”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