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是无数伟大城市的起点。作为“母亲工业”,青岛纺织在这座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52 0173 3840年,“德华缫丝厂”创立,青岛纺织业由此发端。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
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纺织压锭重组后,青岛的纺织服装行业产能逐步萎缩。如何促进纺织服装产业
《工赋青岛》聚焦纺织服装行业嘉宾阵容庞大
《工赋青岛》邀请了来自即发集团、海丽雅集团、酷特智能、海尔衣联网、恒尼智造和禾雀品牌的6位企业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对于纺织服装行业的思考。此外,青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韩光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与宁波市服装协会秘书长毛屹华等众多嘉宾集思广益,为青岛的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创新企业要踏准时代节拍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是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颠覆性染色技术。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刚介绍,现在每染1吨纺织品大概需要消耗100吨水,每年全国纺织印染的耗水约为20亿吨,相当于230个西湖的水量。这项无水染色的颠覆性技术实现了染色过程不用水,产品在质量指标和服用性能上和传统水染基本一致。万刚认为,即发集团之所以能实现66年稳健发展,秘诀就是一直紧跟时代节拍,牢固地树立风险意识,勇于创新实践,敢于抓住机会。
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明认为海丽雅集团之所以能走过百年发展之路,成为特种绳缆行业的隐形**,是因为坚持走“专精特新”的道路,把一根绳子做到**。张旭明介绍说,在绳缆的专业领域里面,海丽雅坚持“宽度做一米,深度做一公里”,每一个脚步都踏准了国家的重大战略,成为以海洋装备产业、军工装备产业、应急安全产业三大板块为主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蛟龙号”、“天问一号”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认为,青岛作为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在集群化、数字化、
青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韩光亭认为,北方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外贸型,往往形成拷贝工厂,要打造城市时尚或者打造品牌,企业要作为,政府和社会要支持,形成政府、社会和企业联动的局面。
品牌建设难度重重众多企业迎难而上
岛城一家童装品牌——禾雀童装的负责人刘云峰介绍说,青岛目前的纺织服装行业品牌建设还不成熟,遇到了全方位的困难。一方面是
恒尼智造(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婷婷认为,没有品牌做支撑,生产的成衣就只能随行就市,发展缓慢,品牌建设能激发企业内在活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实现产品快速升级换代。传统企业就要沉下心来,依靠匠心做好品质、做好品牌。
宁波服装协会秘书长毛屹华介绍说,作为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宁波拥有雅戈尔、杉杉、太平鸟、博洋、维科等国内同行业领军企业和众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仅海曙区就有纺织服装企业2000多家。她认为,宁波的企业在品牌创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人才的培育、模式的创新和品牌的孵化是核心关键点,关注数字化建设,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和新消费,不但是宁波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秘籍,也给青岛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
工赋青岛工赋纺织
酷特智能在国内**创建了智能个性化规模定制模式,酷特智能董事长张蕴蓝介绍说,酷特智能利用工业互联网成功地打破了个性化与工业化的矛盾,实现了用工业化的成本和效率制造个性化的产品。企业建立了一个全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生产一套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成本仅仅比生产大批量的成衣高出不到10%,让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都能够买得起个性化定制的服装。企业未来也会利用在供应链端的优势,赋能给其它品类,帮助其它品类实现从C端(客户端)到M端(生产端)的打通。
同样在做工业互联网赋能的还有海尔衣联网,海尔衣联网行业生态总经理孙传滨介绍了为多家纺织服装企业量身打造的智造解决方案,并通过工厂端、门店端和家庭端的智慧化管理,三端结合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已经赋能成功的青岛环球服装,企业总经理吴筱杰介绍说,以前定制一件服装大约需要30到45天,现在一个星期就可以解决,企业有了承接小批量、多品种、单体定制的基础。
对于未来青岛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青岛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韩光亭认为,政府引导是关键,企业要主动作为,社会组织要积*建言献策,院校要加大人才培养,发挥好童装、纺机等优势特色,重振岛城纺织服装行业的辉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认为,青岛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要紧紧抓住“十四五”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