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近年来,随着一批北京“好项目”在新疆和田落地,不但带动了当地群众
在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一座座白色的“大棚”颇具规模——这是京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通过“膜结构保温篷房”专利技术,车间里不用安装暖气和空调,就可以做到冬暖夏凉。在和田,这项技术还被用于蔬菜、水果种植,正悄然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
京和纺织是整个和田地区规模*大的北京援疆企业。走进制品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帐篷。当初,京和纺织来到和田,为的是解决当地的就业难题,帮助当地群众脱贫。
和田产业基础薄弱,大批劳动力在当地无法就业。2016年,京和纺织35位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从北京来到和田,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工厂,成为全疆**个
把一座厂从北京带到和田,带过来的是真金白银,也是真情真心。“京和是国企,我们的初心一直到现在都是多解决就业,让当地群众通过劳动脱贫。”京和纺织董事长黄学军说。
在京和纺织,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干满一年,每个月还能拿工龄补贴,满一年工龄补贴200元。如今,不少工人每个月已经可以拿到600元的工龄补贴了。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京和纺织的到来,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黄学军说,2016年投产以来,当地老乡经常送来核桃、大枣和锦旗,感谢北京送来好项目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几年中,共有36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京和纺织就业,如今他们不但全部脱了贫,许多人还买上了小汽车。
截至2019年底,“
在洛浦县多鲁吐格曼贝希村,村民阿孜古丽把分到的桃树苗种到了自家地里。在平谷大桃洛浦基地打工期间,她学会了剪枝、套袋等技术,打算先在自家的树上做试验。2018年底,平谷区的“桃把式”李广富在洛浦建立平谷大桃种植基地,去年春天栽下的桃树苗才筷子粗细,今年已经结了果,这让村民们觉得十分神奇。
在和田市伊里其乡,当地的光明养殖专业合作社使用北京援疆资金160余万元,建起了两座新型鸽舍。这里养殖的鸽子40天就能出栏,卖到市场上一只20多元,一年*少能出7茬,利润非常可观。合作社负责人刘光明介绍,合作社除了为贫困户提供了10个就业岗位,还托养着64户贫困户的鸽子。贫困户在合作社边工作边学技术,将来就可以单干。
“和田人喜欢吃鸽子,夜市上鸽子供不应求,我觉得养鸽子一定能赚到钱。”贫困户吐逊古丽在合作社养了三年鸽子,她希望将来自己也能经营一个鸽舍。说着说着,她笑了,这是她的“小目标”。记者手记:
在和田采访,经常能听到当地群众对北京“好项目”的称赞。和田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引进项目既要考虑带贫效益,又要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产业援疆因地制宜,不光带着真金白银,还带着真情真心,让当地群众既多了票子,又富了脑子,“获得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