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改变了很多企业的生产计划,改变了整个中国的运行节奏,改变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是在疫情背景下,部分优秀的化纤龙头企业运行却不乏亮点,在
2021年已经到来,“十四五”的大门已经打开,未来,化纤行业未来发展如何?将形成怎样的新局面?通过部分龙头企业的对未来的规划,或许可以窥见化纤行业“十四五”的崭新姿态。
恒力集团
开启颠覆式变革思路
2020年,对于恒力来说是忙碌而闪亮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肆虐,经济低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恒力没有畏难退缩,反而大踏步前进,高
近日,恒力集团召开2021年**管理人员工作会议,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创新性地提出“迎战‘十四五’,颠覆式变革”的新一年发展思路,并就如何践行这一思想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陈建华认为,要变思路,强化学习意识,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变方式,强化自主创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强
在去年的**管理人员工作会议上,陈建华描绘了打造销售超万亿的“百年恒力”的蓝图,今年,他再次强调,力争用2-3年时间将蓝图变成现实。
陈建华指出,2021年将是恒力建设发展中又大年。恒力在全国规划的九大生产基地,都将陆续掀起建设的热潮,“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布局,油化煤化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产业链终端不断延伸,高精尖
盛虹集团
奋力打造“三大***”产业基地和“两大研发中心”
2020年,在“
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表示,盛虹未来将将继续立足国际产业格局,超前规划、高标准布局,做大做强全产业链,奋力打造“三大***”产业基地:
一是加快打造***石化产业基地。盛虹以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正以世界**标准稳步推进,在打造***标杆石化项目的同时,加快化工新材料、高端用化工品等精细化工产业建设和布局,填补国内化工领域空白。在“十四五”期间,目标是将盛虹石化产业园打造成***产业基地,有效提升我国石化产业技术水平和全球竞争优势。
二是加快打造***绿色纤维生产基地。盛虹将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近100亿元,进一步加大绿色纤维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打造全球*大的绿色纤维生产基地和标杆项目,助力苏州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打造***“数字化”纺织基地。盛虹正在加快推进连接石化、化纤到印染的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建设。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通过大数据协同与集成,形成上游原料到终端产品、技术研发到下游应用的高效、智能融合新模式,依托长三角绿色示范区一体化、吴江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战略机遇,在苏州打造集“数字互联、研发创新、量质并举、应用拓展”为一体的***“数字化”纺织基地。
与此同时,盛虹还将加快“两大研发中心”建设。未来5年,盛虹要继续加大全球**人才的引进,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有效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和“石化创新中心”建设,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新型生态系统,加速建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大载体”,立足苏州,将两个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全球性研发中心。
中复神鹰
以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回望这一年,纺织企业积*承担社会责任,助力海内外抗疫;快速复工复产,发展快车逆风前行。光阴流转2021,我们也将面临更为复杂艰难的形势或考验。如何能经受考验,把握机会并转“危”为“机”,是每一位纺织从业者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鹰游纺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复神鹰
**,以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江苏新鹰游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装备制造板块注重
第二,碳纤维板块的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将加大力度研究更高品质的碳纤维,支撑碳纤维产业化发展体系,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产业化规模,彻底扭转国外垄断现状,参与国际化竞争。2021年,万吨碳纤维项目一期将投产达效,届时*大提升国产碳纤维自主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
第三,碳纤维
第四,纺织板块飞雁毛毯公司、鹰游新立成纺织科技公司、金典纺织科技公司注重绿色环保,不断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发挥全自动省水洗印染联合生产线技术优势,让传统产业焕发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恒逸集团
2020年,随着旗下参控股企业既定新建、扩产项目顺利投产,恒逸集团年聚合能力达到1006万吨,**在全球同行中突破1000万吨大关。
自2001年5月18日在全国民营企业中**建成首条聚酯熔体直纺生产线20年来,恒逸集团坚持后向一体化战略,形成了“一滴油、两根丝”的产业格局,一举成为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千亿级跨国企业集团。尤其是自2017年以来,恒逸集团更是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积*借助资本力量,通过多次收购兼并,以*快的速度和*低的成本,实现了数百万吨聚酯产能的大规模扩张。
“1000万吨”,对于恒逸集团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恒逸集团的“柱状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涤锦“双纶”产业布局更加完善,市场话语权更加有力。“现在我们的一个个化纤厂,相当于上游PTA、PX的一个个加油站,它可能不是一个很丰厚利润的产品,但它是一个保障上游竞争力的通道,一个现金流平台。”恒逸集团董事长曾这样表示。
1月30日,恒逸集团2020年度涤锦板块工作会议在恒逸总部召开。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要求上下协同,自加压力,突出创新,持续推进人力资源整顿与优化,紧紧牵住业绩这个“牛鼻子”,抢抓2021年PTA产能集中投放机遇,实现
邱建林介绍,过去的2020年是恒逸“五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带来了****的挑战。与同行相比,恒逸国内生产基地布局更广,海外文莱项目抗疫难度更大,全体恒逸人众志成城,积*应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平平安安地挺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很不容易,值得庆贺。
邱建林指出,在疫情的巨大冲击之下,随着管理架构的调整、经营机制的改革、人力资源的优化和新增产能的释放,企业在2020年取得了新的突破,亮点可圈可点,主业经营业绩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确保了恒逸“五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但从权益资产和员工总数占比来看,涤锦板块是目前恒逸主业的*大板块,与PTA和炼油两大板块相比,整体利润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邱建林认为,2021年,PTA产能将迎来井喷式的集中投放,对于涤锦板块的经营来说会是一大利好。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只要铆足干劲,狠抓质量提升,强化安全管理,涤锦板块扬眉吐气的春天必将到来。
桐昆集团
着重“强链、补链、延链、全面发展”
1月30日,桐昆集团2020年年会召开。会上,桐昆集团董事长陈士良对集团“十三五”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首次发布集团“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总体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集团上下深入贯彻稳健发展理念,立足主业谋发展,拓展行业促发展,延链补链强发展,精准布局,务实进取,实现涤纶长丝产量增长123.47%,总资产增长213.96%,净资产增长287.57%,特别是利润总额,涨幅高达1272.31%,取得了集团历史上第七次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功,打造出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的桐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集团“十四五”发展和百年桐昆梦想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士良表示,五年来的生动实践,让桐昆四十年积淀起来的稳健发展经验更加丰富厚重,稳健发展的路径措施更加清晰有力,面向百年桐昆的稳健发展新局面更加激动人心、催人奋进。这五年里,桐昆始终坚守实业,专注主业,以“四精”精神打造桐昆品牌;这五年里,桐昆始终居安思危,严控风险,以稳健经营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五年里,桐昆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这五年里,桐昆始终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以桐昆铁军践行百年桐昆梦想。
立足新起点,陈士良表示,“十四五”期间,桐昆要继续坚持全产业链战略,以“强链、补链、延链、全面发展”为主要抓手,以多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做好思想、组织、管理、人才、资金保障,形成多基地齐头并进的全国性全产业链布局,*终实现总体目标。
信息来源:东方企业文化杂志、恒力集团、恒逸集团、桐昆发布、盛虹集团公众号
综合整理:《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