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市国税局发布的2014上半年税收数据显示,温州鞋业不仅保持了销售收入的增长,在纳税贡献上更是以14.57亿元名列16个特色行业中的第二位。
这样一个可喜的数据是否意味着温州鞋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前进势头强劲呢?
“统计数据显示我们龙湾区鞋业在1~6月份的增长达到了7.3%,它一方面反映了增长现实,但另一方面的困难却没办法体现。”显然,这一数据并未让温州市龙湾区鞋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蔡燕炯的心情得到放松。在蔡燕炯看来,虽然今年1~6月份鞋业销售都有所增长,但相比往年雷打不动的两位数增长,今年的增长速度回落令人沮丧。
与蔡燕炯的看法相似,温州市瓯海区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何国良表示,温州鞋革上半年虽态势很好,但对鞋业,这个在温州深有底蕴的重要产业来说仍饱含担忧。“好多老板都向我诉苦,感觉做鞋业没有信心,利润越来越薄。”谈起这个话题,何国良感慨良多。
内销差出口难外贸公司挤压利润
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国内经济形势虽然已经完成从缓中企稳到筑底企稳的转变,但国内市场销售仍存在困难。蔡燕炯举了一个非常通俗形象的例子,“原来一个女人每年要买7双鞋子,现在只买5双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间代理商压款和回款打折扣、速度慢的情况更为严重。“很多代理商钱拖着不给,zui后给了还打个大折扣。我们有一家企业,代理商欠他5000万,但态度强硬,就是不给钱。”何国良告诉中国皮革网记者,做内销的企业现在十分辛苦,由于温州鞋企众多,代理商不在这家进货,还可以挑下一家,所以态度强硬,经常拖款欠款。
他表示,这样的做法虽然对所有鞋企都有伤害,但小微企业受到的打击无疑是zui大的。大型企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来制约代理商,“但小微企业实力较弱,那些在大企业实施起来颇有成效的办法,小微企业就不适用。”
相比国内销售情况,国外市场也并不理想(理想专卖店)。“现在美国经济稍有回暖,西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步伐还比较缓慢,尤其是乌克兰形势紧张,对我们出口影响较大。”蔡燕炯说。
何国良也表示,温州有不少出口乌克兰的鞋企,由于乌克兰局势不稳定对这部分出口企业很不利,外加欧美经济不景气,优质订单不断减少,利润也受到压缩。
与之相对的是,欧美等国家对鞋革产品质量要求却在不断提高。皮革化工等法规的不断升级令众多鞋企投入更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利润在这过程中被再度压缩。“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实力去提高成本,大多小企业即使愿意投入一定成本,也解决不了技术问题。”从何国良的话中,不难看出小微鞋企竞争力的弱势。
在这种内忧外困的形势下,许多小微鞋企接不到订单,为了保证工厂工人有活干,工厂能正常运转唯有去接外贸公司的订单。“他们为了压价,都会到订单规定期限临近才确定合作对象。鞋企出于维持工厂运转,冒着风险接单子。但鞋厂有可能就没办法按时完成,或者为了赶时间就把鞋质量降低了。这时候赔偿就成了问题,甚至为了赶时间,货物空运,这笔空运费也是鞋企出。”何国良对外贸公司的这种做法很是不满,他告诉中国皮革网记者:“有一家温州的企业就曾接过期限只有一个月的订单,为了赶速度,鞋子质量不合格赔付了大量赔偿款,而且时间也没赶上,zui后还付了空运费,一个订单下来损失达2000多万。”
缺钱成小微企业前进“拦路虎”
2011年,温州民间金融危机爆发,受此影响,大批鞋企主跑路,其中知名鞋企的负责人就有多位,小微鞋企主更是不计其数。2012年,温州宏锦鞋材市场内156 0190 2607多家鞋材商户存在拖欠款项和债务问题的就有近七成之多。
而时至今日,温州市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在不断攀升,这场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恶果,仍被众企业和银行金融等机构所品尝。小微鞋企成批倒下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家倒闭,多家牵连”、“一倒倒一片”,何国良这样形容因此造成的鞋企倒闭。
据何国良介绍,在这些倒闭企业中,一般都是做的比较好的,正是因为前些年企业经营的良好,经济效益高,老板就把富余资金拿去投资房地产项目、矿产等产业了。而现在房地产等形势不理想,投资者大量亏损,如果他们的鞋企正遇上资金缺口,又恰巧银行的催款单送到了他们面前,不仅他们自己将面临倒闭,也连累了当年为他们担保的其他企业,这就形成了一倒倒一片的现象。此外,代理商拖欠货款、索赔事件也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
根据今年4月份温州市统计局制造业PMI调查体系监测结果显示,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占比达到了49%.蔡燕炯对此也表示,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不仅仅是小微企业,即使是大型企业实力雄厚,但老厂的持续生产,新厂的前期投入与建设也使得他们在资金周转方面压力巨大。温州爱俪嘉妮(爱俪嘉妮专卖店)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曾公开表示:“银行对小微企业并不看好,不会主动贯彻执行相关政策,企业等着银行支持的希望微乎其微。”
小微鞋企的实业规模小、基础薄、信誉没大企业高,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能从银行获得的支持减少。何国良表示,企业向银行贷款是基于实业生产的基础,一旦企业停止生产,银行就会闻风上门要债。而一直生产也就意味着暂时不用还贷,而且只要按时给银行付了利息,就还能继续借贷,这也是小微鞋企明知外贸单有风险还是奋不顾身接下的原因。
成本刚性增长小微企业压力巨大
“无论大小企业,福利、用工成本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这是现实。”蔡燕炯表示。
何国良也表示,近几年来成本增长迅猛,“单单工人工资增长就占整个成本增长的15%~20%”。成本高、利润薄、风险大,这也导致很多小微企业老板信心不足甚至削减产量。
除了工资成本提高,土地供应方面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新进入行业的鞋企与经营良好需要扩张的小微企业。
随着房价疯长,土地价格与土地供应量成为众多想进入鞋业的老板深感头痛的问题。“新进企业想要拿地建厂,经营良好的小微企业也想拿地扩大生产。但土地太过紧俏了,而且政策也是倾向扶持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和有潜力的企业。”蔡燕炯表示,在温州龙湾区,龙头企业大自然鞋业就在协会帮助下拿到了120亩土地用于企业扩张。
“政府扶持力度非常大,但都是倾向于大企业、龙头企业、科技环保型企业等。小微企业在税收、财务上并不正规,很多数据没办法拿出,这样就经不过程序审核,自然没办法享受政府政策扶持。
“小微企业在获取政策支持上的弱势正是竞争力低的一大表现。
此外,在环保方面,小微企业也是诟病良多。何国良直言不讳地说:“这样的小企业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达标的地方。”近期,政府加大了环保力度,众多污染企业或被要求整改,或已经被关停。“大型企业有资金、有实力改善生产,改进技术,要达标比较容易,并且整体成本还能降到zui低。但小微企业资金投入就困难,投产不成比更是让他们不愿意去处理环保问题。”何国良向中国皮革网记者如此分析。
如果说劳动力、土地、环保科技等成本的上升还在众企业老板预料之内的话,今年5月1日开始的新《商标法》则打了众多鞋企一个措手不及。新《商标法》修正案规定,2014年5月1日起,“驰名商标”字样将被禁止出现在各类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也不得用于产品的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这也让有大量包装库存的小微企业损失惨重。”何国良介绍说。
抱团发展资源整合或有出路
对于小微鞋企遇到的问题,蔡燕炯、何国良均表示企业**要有信心,其次则要抛弃以往单打独斗的方式,联合起来,组合抱团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在今年两会上,温州市市长陈金彪也曾表示,支持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对濒危小企业进行兼并收购,或中小企业自行组合。
而组合的方式则呈现多样化态势。今年年初,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出过一个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小企业为其做配套和代工的模式。他表示,小微企业需要实现差异化竞争,并拥有独特的创新和竞争力,方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生存下来。
何国良也认为,现在温州存在大型企业订单过多,满负荷生产依然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其中也出现了租赁中小企业生产线以加快生产速度的案例。但他同时也提醒,大企业对生产效率、质量要求比较高,小企业想要以此获取生机,**要保证自身的生产水平与质量,还要承担大企业偿付报酬的时间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
除了这种模式外,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一力还提出了“傍大款”模式。这种模式讲求大型鞋企与小微鞋企的合作,可以有效利用小微鞋企的劳动力优势与大型鞋企的品牌优势,为两者带来效益。但他也表示这种模式缺乏实践经验,还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调整。
而近期,温州三点水童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点水”)的做法又为小微鞋企提供了发展思路。据悉,三点水联手皮鞋、皮革品牌老爷车和内衣品牌普利诗在市区“奥特莱斯商圈”开出了300多平方米的生活时尚集成店。
这家集成店的开张是温州鞋服行业内中小品牌抱团做零售的首次尝试。此前,温州知名品牌奥康、红蜻蜓等已经完成了多品牌合作开集成店的尝试。而这些知名品牌合作的效果也得到了业内赞赏:“不但降低运作成本,而且由于产品结构更加丰富(丰富专卖店),消费者全家过来都能‘一站式’买到鞋子。”
对此,三点水董事长陈中怀表示,在如今的市场行情下,企业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各品牌的各项资源都可以整合,大家资源互补和共享,肯定会形成1+1大于2的效果。
“大企业老客户关系稳定,订单源源不断,鞋业总销量有保障,小企业虽占主体但仍不影响大局。”蔡燕炯认为,根据规模以上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年底的销售量会超过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