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丽鞋业集团位于安徽宿州的工业园正式投产。此前,百丽鞋业集团已在深圳大浪、东莞虎门、湖北秭归建立了年产鞋超过2000万双的生产基地。谈及此次地缘战略布局,百丽国际CEO盛百椒强调指出,新厂作为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强动力,质量控制是**位的事情。
日前,记者深入百丽鞋业集团位于深圳的工业园采访。在生产流水线上,在工作交流板报前,从员工岗位排班表中,在质检员挑剔的眼神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质量文化气息。
走进百丽鞋业集团旗下品牌思加图(Staccato)底部一车间,只见生产线分列两边排开,各个工序岗位上的工人忙碌而有序。车间主任曹启献说,他负责的生产线分为12个工作小组,上、下工序之间都有严格的质量检测,如果上道工序做得不合格,就不会进入下一个工序。在*后装箱前的总检线上,每一双鞋都要经过工人师傅们的“火眼金睛”,他们身边就摆放着各款鞋的标准样板,只要稍有瑕疵,就会被回传到相应工序进行返工。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百丽鞋业集团生产系统将返工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并制定了详尽的产品质量考评管理办法。广东省制鞋专业委员会会长宋晓武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在工业化模式下,做一只鞋共有156 0190 2607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的质量把关与流程速度决定了成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因此,返工率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率,更是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指挥棒”。
为了降低返工率,百丽鞋业集团对质量管理和工艺技术进行持续改善与系统性优化。以百丽鞋业集团旗下品牌他她(Tata)底一车间为例,2009年前3个月,返工率均在5%以上,而下半年的返工率稳定控制到了2%以下。
记者采访后得知,该车间**对制约质量因素的症结进行了全面分析,接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每天对各工序检验返工项进行汇总,特别是对排名前五位的返工项展开深入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整改措施;对职工实行“三讲”培训,即为车间主任讲工序操作的标准,为组长讲工序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员工讲操作心得,通过相互交流,形成质量共识;对特殊工艺、特殊要求、特殊材料现场全程跟进指导,告诉员工有困难找干部,建设服务型管理团队;实行多奖少罚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营造积*向上的工作氛围;培养责任心强的多面手,学会全部工序操作,以减少人力补充不及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显然,返工是为了保障更高的品质。多年来,百丽鞋业集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在原材料方面,有专职检测员对原材料进行耐磨、起毛、抗拉、折弯等一系列检测。百丽鞋业集团对供应商的选择也*为苛刻,通过严格的综合考察和实践合作后,供应商才能列入原材料供应商库。在研发生产过程中,百丽鞋业集团强调从研发源头上杜绝质量设计缺陷,上、下工序之间都有检测点贯穿生产全过程。在售后服务反馈方面,公司开通消费者免费投诉咨询热线的企业,并由专业人员对顾客反映的意见进行详细分析,将反馈信息再导入设计生产环节。
按以往的做法,公司把生产任务下达给车间,然后由车间主任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方案并组织生产。这样给了生产主任较大的自主权,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百丽鞋业集团成立了精益生产项目小组,发挥智囊团作用,努力实现各个车间生产效率*大化,更从整体统筹的高度使企业资源配置*优化。经过挖潜增效、管理创新,以前要十几天完成的生产订单,现在几天内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交货期,也提高了物流与营运效率。
现代化制鞋实行的是流水线模式,如果生产不同的鞋要更换整个流水线的话,效率更会大打折扣。因此,百丽鞋业集团开始探索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换线模式的变革。2009年初,该集团在生产系统导入IE项目,用工业工程的方法探讨建立一套从开发、技术、计划、采购到生产整体协调的柔性生产模式,使传统的车间生产制造更加规范化、管理更加科学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计划完成率,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他们还对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使业务流程趋于标准化、系统操作趋于便捷化、信息传递趋于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