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成立的20年之际,协会秘书长谢榕芳颇有感慨,她认为“为之恒业,执之恒念”的温州鞋业需要真诚地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中国鞋王余阿寿。
“吉尔达鞋业的余阿寿,我们不能忘记!他亲自一家一家企业地奔走,自己带头出钱买下楼面作为鞋革协会办公处,让吉尔达带头严抓鞋革质量……”谢榕芳秘书长的话让很多温州人回想起温州鞋业经历的风风雨雨,想起了那个在风雨中走过的老人——余阿寿。
余阿寿先生是中国真皮**鞋王吉尔达的***,12岁开始学艺做鞋,继承温州悠久的做鞋技术。156 0190 2607年,余阿寿在温州市区的百里坊租下10平方米的鞋摊,由于余阿寿手艺好,讲信誉,市民尊称他为“皮鞋寿”。1981年,余阿寿在温州**自办起民营皮鞋厂,1982年,余阿寿挂上“社队企业”的招牌,创办了温州南塘皮鞋厂。后来,他又转到市区洪殿街道,办起了康达皮鞋厂,工人上百,日产皮鞋数百双。由于余阿寿手艺精湛,声名显赫。人称“中国鞋王”。
在余阿寿榜样作用的带动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温州鞋业迎来了**个生产和销售的黄金期。许多温州人一哄而上。一时间,温州皮鞋质量急剧下降,“晨昏鞋”、“星期鞋”便成为温州皮鞋的代名词。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的一把火,烧毁了5000多双温州的劣质皮鞋。于是“温州鞋”与假冒划上了等号,全国各地市场上传来对温州鞋的一片喊打声。恰恰在那个靠低价策略急占市场的时代,恰恰是在许多城市商场明示“本店拒售温州鞋”的时代,余阿寿利用自己在温州鞋业界的人缘、影响和地位,联络同行筹建鞋业协会,在他的努力下,1988年,中国皮鞋**个行业协会——温州市鹿城区鞋业协会成立,余阿寿当选为协会会长。协会成立当天,余阿寿与370多名鞋厂厂长联合同行发出倡议:“凡我鞋业同仁,都要以鞋城声誉为重,讲究皮鞋质量,不赚昧心钱。”
余阿寿连任了4届鞋业协会会长,对温州鞋业进行了连续8年的整治。经过了艰难的“八年抗战”,温州鞋业终于走出了困境。
1991年,温州市鞋革协会的成立,拉开了重振温州鞋业声誉、树立温州皮鞋形象、争创鞋业品牌的序幕。协会主动协助有关部门关停了300多家经整顿仍不合格的鞋厂,有力地遏制了假冒伪劣温州鞋的生产和蔓延,温州鞋再一次“名正言顺”大胆地集体亮相于市场。
在世纪跨越之时,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温州市人大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实施“质量立市、**兴业”的决议》,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设“信用温州”动员大会,赋予质量立市以更深更广的内涵。质量立市、质量兴市成了温州鞋业的产业灵魂。温州鞋业也因此步入了第二个生产和销售的黄金期。
1999年10月6日,中国鞋都产业园区在温州奠基。
2001年9月1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函授予温州“中国鞋都”荣誉称号。
2005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又把“质量立市”提升到“品牌强市”的新高度,召开了“全市推进‘12345工程’,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品牌立市战略的若干意见》,号召全市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实现由“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温州鞋业品牌建设呈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8个“2009中国真皮**鞋王”品牌温州一下占了3个席位,不仅如此,温州还有5个品牌获得了“中国真皮鞋王”称号,有36个鞋企商标获******。温州鞋业已初具规模,
2010年温州3035家制鞋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11.43%,较好保持了中国鞋都的产业优势。温州鞋业产业集群也于2011年入选“全省第二批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名单,成为全省块状经济转型“新样本”。 笔者谭儒认定,今天的温州鞋业已步入了第三个生产和销售的黄金期。
“现在我们不单单要使温州鞋品牌成为中国的民族品牌还要使之成为国际品牌,中国要从‘制鞋大国’转变成‘制鞋强国’,那么‘中国鞋都’就要以科技制鞋,做到产业的转型升级。”谢榕芳秘书长对“中国鞋都”的未来充满着希望,她认为,温州鞋业已经蓄势待发,正在走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