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认为,2005年将是外国真正对中国反倾销的高峰。
据经济日报报道,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和福耀反倾销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反倾销论坛”日前落下帷幕。
随着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口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措施逐步取消,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也逐步加大,国内产业的安全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讨论中,张汉林教授提出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按照中国的入世承诺,到2005年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将有外贸经营权,这意味着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竞争将达到一个新高潮。而中国企业惯用的价格竞争策略必然会带来国外的反倾销限制。其次,由于中国制造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高峰大致也将在2005年左右,很多产业到时所形成的巨大的生产能力必然需要国际市场去解决。此外,2005年整个WTO协议的实施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全球关税、非关税都要降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许多国际企业都将采取价格战的竞争策略,反倾销也将随之达到高峰。
专家们认为,企业可以根据国际市场上产品销售的新特点去有效规避反倾销。**,全球化程度越高的产品越难反倾销,因为产品涉及若干国家。比如,很难看见欧美、美日企业之间的汽车反倾销。其次,技术层次越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少被反倾销,比如专利技术产品就很难遭受反倾销。总之,*有效的规避反倾销的方法,就是要很好的国际化经营,要把产品的价格链条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