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受出口退税调整、人民币升值、西方国家频设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泉州市诸多以外贸出口为主的鞋服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国内,投入更多的技术研发力量,通过创立自主品牌或代理国外品牌,寻找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经营路线,开始拓展国内市场。
出口形势严峻
我国是世界上*大的鞋类生产国,但自去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能源紧缺、国外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鞋类出口形势日益严峻。在鞋类产量接近全国一半的广东,今年以来鞋类出口结束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首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受上述因素影响,作为中国四大鞋都之一的泉州,今年的鞋服出口也遭受重创。有关资料显示,今年1-2月泉州出口增速急剧下滑到10.9%%,之后虽有回升,但增长平台已比往年明显拉低。据泉州市统计局统计,今年1-8月,泉州市海关出口商品总值37.74亿美元,比增19.3%%,增幅同比减缓4.8个百分点。
今年的市场困境对制鞋行业的影响之深,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制鞋业正在经历的一个‘严冬’”。在感叹市场艰难的同时,众多鞋企考虑更多的自然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突破困境。上月,晋江一家原本以外销加工为主的鞋企在其新创品牌2009春夏新品发布会上,打出“突破,崛起”的口号,这也许代表了众多鞋企的呼声。
创牌转向内销
山不转水转。外销遇冷,内销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目前,我国每年消费鞋品近23亿双,已经成为世界上*大的鞋品消费国,开拓国内市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记者发现,相当多的出口代加工型企业近年来纷纷成立开发部,打造自主品牌,或代理国外品牌,并依托自有研发力量,发展内销,不少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出现。
“我们要做的就是积*面对,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中享有主动权。”一家鞋企的负责人这样说。转型、创造品牌、产业升级,无疑是当下众多处在彷徨状态的外贸鞋服企业的出路。
自强以待崛起
实际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因为市场的低迷乱了阵脚,而是趁着这个时期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产品建设,稳扎稳打,为“春天”的到来“备粮囤草”,这无疑是明智之举。
其实,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专业人士指出,不管企业的战略目标怎么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寻求差异化经营,都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