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鞋业”店主深感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

百检网 2022-02-11

义乌国际商贸城4区“公平鞋业”店主黄公平深深感受到了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

2012年,黄公平的销售额是6600多万元,其中电商营业额1000余万元;2013年销售额与上年相仿,但电商的份额上升到一半。

黄公平只是义乌面临电商压力的众多商户中的一个。

*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8部委联合发文,同意包括东莞、义乌在内的第二批30个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其中义乌成为目前**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县级市。

拿到这张“金名片”,义乌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多感受的是压力。《**财经日报》记者*近在走访中发现,作为全球*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如何有机结合实体市场与电子商务,在更广的行业领域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商贸“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正在考验着政府、商人的智慧。

作为外来年轻创业者,义乌涵宇野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芳对义乌市场充满感激。她说,这个市场包容度很强,到处都是机会,很多机会都是公平的,“只要你有能力,有一技之长,就能找到自己的平台。”但在电商竞合大潮中,传统企业外贸订单在下滑,相当多企业还没有被戳到痛处。

为加速“电商入市”,两年来,义乌市将电商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确定为深化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市场转型的“一号产业”,并启动30万电商人才培训计划等一系列措施,电子商务“洼地效应”日益显现,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去年交易额首次超过实体市场。

一号产业迅速崛起

浙江诸暨人黄公平在义乌从事鞋子批发已经20多年。在她的实体店周边,聚集着大批鞋子商铺,很多关门歇业。黄公平积累了百余名比较稳定的客户,平时生意还比较好,但周边一些实体店生意较差,来看货的客户较以前有明显下降,很多人赚不到钱只能退出市场。

如今,黄公平注重产品设计,生产则由人家代工,“自己生产忙不过来,也很累”。黄公平说,2005年她就开始进入电商,但由于自己不内行,再加上对人才重视不够,*终业绩平平。两三年前,她聘请了两位电商人士,给他们各15%的股份,公司电商业务得以迅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对义乌来说,难能可贵的是,30年来坚持"商贸"定位不动摇。”义乌市一位政府官员对《**财经日报》记者说,30年来,义乌一直是创业者的“天堂”,之前集中在传统商贸领域,如今电商群体也开始崛起。

据义乌市电商办统计,目前义乌全网总店铺超过21万个,去年电子商务交易额856亿元,首次超过实体市场。

在义乌电商群体中,陈继芳是位“名人”。2009年,陈继芳开始电商创业,包括她总共3个人,主要从事产品批发。2010年,陈继芳销售额达156 0190 2607万元,团队将近30余人。2010年底开始做淘宝,当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零售占百分之六七十。2013年,陈继芳开始全网布局,建立了20多个网销渠道,实现年销售额7800万,其中境外这块占30%。

陈继芳的公司今年和浪莎控股集团合作,准备开拓三四线市场的童装市场,“先在网上销售,也有意开拓实体店”。

值得关注的是,跨境电商是义乌市场一大特色,去年实现外贸零售出口106亿元,同比增长110%。

来自江西的电商创业者游俊,是义乌**批跨境电子商务的创业者。2004年,游俊的亿贝尔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始从事跨境电子商务,“10个人左右的家庭作坊,一年业务也就10万美元,但当时利润很高,说300%都不为过。”2008年之后,电商企业急剧增多,利润开始走下坡路,现在毛利润一般在20%左右,“主要是电商价格太透明了”。

官方数据显示,义乌每天发往全球的快递高达20万单。而在游俊看来,20万单仅为义乌出关数据,预计只占实际交易量的40%左右。

近年来,义乌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进行培育。目前,义乌已经提出“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打造国际电子商务城市”口号,把电商作为市场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传统市场压力倍增

在走访中,诸多义乌商户向《**财经日报》记者反映,价格竞争非常激烈,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利润率也在逐年下降,除了受到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外,电商对传统商贸的冲击不容忽视。

黄公平直言,很多电商做促销赚人气,刚开业时都是亏本或保本经营,这对义乌传统市场冲击很大。

10年前,陈继芳在义乌从事饰品生意。她说,在义乌接到订单后,把材料发货到江苏宿迁,让老家的人进行组装,然后把产品运到义乌,再出口到国外。鼎盛时期,她发动了老家400个工人。一年多后,陈继芳发现利润率越来越低,就放弃不干了,“当时拼的就是价格,谁便宜谁就能拿到订单。”

至今,“价格战”依然是大部分义乌商户的“杀手锏”,这让中国小商品遍及全球各地的同时,也让当地数以万计的商户“很受伤”。

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600415,股吧)有7万多商户,销售16个大类的170多万种单品,预计整个市场有20余万商户。义乌市工商局之前调查发现,义乌主体、商品的集聚,在推动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的同时,因准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划行规市”后在同一区域经营,所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加剧也逐渐凸显。

在义乌,几家、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商户,同时生产、销售同一种商品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价格成为商户们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不少经营户无奈地说,你卖1块钱的商品,人家9毛钱就肯卖,你要想获得单子,就得出8毛,很快,7毛、6毛都会有人愿意做。

同时,商品种类丰富和配套产业完善,在方便采购商采购的同时,也使得义乌小商品价格更加透明。原材料、配件时价,人工、物流支出,加工损耗比例等,只要采购商愿意,他们可以很方便、快速、清晰地计算出经营户的真实成本。这进而又加剧了商户的互相压价竞争。

此外,人工、用水、用电、用房、用摊、原材料价格等一系列成本上升,使得商户利润不断受挤压。

义乌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说,圣诞用品利润率逐年在下降,去年平均毛利只有3%~5%,有30%的商户业绩比上年略好,剩余70%的商户和上年打平或者出现下滑。2010年义乌此类企业为400多家,2011年为500多家,2012年700多家,预计去年有800多家,“蛋糕”摊薄的同时,也加大了价格竞争。

目前,义乌拥有世界上*大的国际商贸城,占地达470万平方米,有7万个经营主体,20多万经商户。在走访中,本报记者发现,一些楼层集中设为电商办公室,也有商户反映商铺租金开始下调1/3左右。

“危机”倒逼转型升级

“电商迅猛发展,正在倒逼市场升级。”游俊说,目前义乌小商品的制造水平,与国际网购客户有差距;同时,传统“量多、面大、价低”的批发模式,与现在“量少、面小、价高”的电商模式有明显反差,“这需要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和服务意识。”

游俊说,随着物流费用上升,公司对产品档次、质量要求更高,“以前我们去义乌市场采购,**至少一趟,甚至三四趟。今年,我们两三天去一趟。”“现在公司只有20%的货物从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以前这个比例大概在95%以上。”游俊说,目前公司百分之六七十的货物直接通过网络采购,分别来自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省市。

陈继芳说,一些义乌传统企业,外贸订单在下滑,但还没有让企业感到疼痛,没有去做一些创新。义乌商户正处在年龄的“新老交接”阶段,老一代商户到了一个“求稳”的年龄阶段,而下一代商户又还没有掌握核心资源,这与电商“求创新,求快求变”形成比较强烈的冲突。

“企业观念、意识亟待改变。”陈继芳说,比如一款产品,在义乌*少需预订三四千个,而广州120个就可以下单,“企业习惯了批量,对小订单嫌麻烦。”很多老一代商户已经认识到危机,但对电商的认识还处于粗浅阶段,“他们自己又不懂,让人家做又不放心。”电商人才是他们面临的**个拦路虎。

黄公平如今*大的希望是儿子赶快成长起来,接班。她说,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商户习惯求稳,但很难适应“求快、求创新”;而年轻人创新意识强,但存在资源不足、过于冲动等缺点,“所以,我们经常有想法上的冲突,但我也在反思自己,也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冲击肯定是有,看我们怎么转化,转危为机。”义乌市电商办人士说,为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义乌市专门成立了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实现外商“一站式”全服务功能。目前义乌市涉外经营主体比国际贸易改革试点初期增长了近50%,达到5262家;义乌市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达1891家,占全国的80%。

陈继芳认为,今后电商主要是拼产品的开发能力,资源整合以及供应链的响应能力, “现在一夜发家致富的机会快没有了。”

1982年,义乌确立“兴商建县”发展战略。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市场带动外贸、制造,形成集群效应的“义乌模式”。截至目前,义乌实有人口已突破200万,其中本市人口只有74万,100多万外来人员在义乌创业谋生,为此义乌积*推行“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

去年4月,经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同意,义乌市**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当前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义乌出口反而出现高位增长,“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去年义乌出口18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倍;出口集装箱量超过77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9%。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