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成为第二个中国”?这或者是全球鞋类贸易领域出现频繁*高的问题。
答案只有一个:“下一个中国仍是中国”。
即便全世界*优秀的鞋业采购经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长达10年的周密调查之后,仍然得出如上答案。
尽管在寻找替代中国的合适采购地区的过程中麻烦重重,但是仍然发现了许多较小国家具备重要的鞋业采购资源,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这些主要替代型采购国家的利与弊。
其中*大的问题是制鞋所需的成本费用、劳动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投资。
接下来论证的是,在可预见未来的任何时候,任何一个替代型国家或者其他多个供应国家的任何组合都无法获取替代中国所需的庞大基础设施投资。
虽然成本和劳动力供应问题将继续困扰中国的制鞋行业,但由于中国涌出许多新的采购需求,并且现有基础设施正在改造得越多越高效,因此,中国将继续保持其霸主地位。
当然,人民币对美元一路升值,导致在中国的制造成本也水涨船高,这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尝试向其他国家寻找生产商。
中国的人民币更加坚挺,但看起来不太可能对中国庞大出口产业中的数百万就业岗位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中国的领导人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了对社会稳定产生的不良影响。
全球采购霸主 – 中国。2012年,中国的制鞋产量在全球所有制鞋大国的总产量中占三分之二。而且在全球鞋类出口方面,中国几乎也占有相同的比例。中国生产的鞋类估计约有156 0190 2607亿,出口的鞋类将近101亿双。与中国这个鞋业巨人相比,所有其他生产地区都显得遥不可及。事实上,根据下表所示,中国的鞋类生产量和出口量比全世界所有主要制鞋国家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
据估计,中国在2013年的鞋类出口量每单位增加4.0%,价值增加7.0%,出口收益达到近几年的*高点。
2012年全世界部分国家的鞋业供应概况
中国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出口业绩,尽管在中国工厂的工人每小时成本翻了两番,从2005年的不足0.50美元一路攀升到2美元。工人成本增加是由于下列因素引起的:
1. 政府部门以强硬的态度要求大幅提高*低工资标准。
2. 更加严厉地执行有关加班和支付社会成本的相关法规条例。
3. 劳动力短缺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日趋严重。
4. 实施环境法
5. 食物、能源、水、电以及其他*重要的物资价格上涨
6.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比2005年升值了30%左右。
许多生产商都在努力提高现有投资的生产力。还有的生产商为了使外来务工人员更稳定地在其公司打工,采取了增加夫妻生活空间、改善了宿舍/伙食条件、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等福利。
尽管如此,企业家们仍然越来越意识到改变珠江三角洲现有工厂工人劳动问题的局限性。因此开始在中国内地寻找既拥有劳动力资源,成本也低于珠江三角洲的地区兴建工厂和/或缝制场所。内地的主要目标地区有:(1) 江苏省的江都、丹阳和苏州市,(2) 河南省的周口市,(3) 福建省的莆田市,以及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份的地区。
中国的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非常发达,使材料与高管人员在全中国范围内的流动性(利用高铁系统)更加便利、高效,加之出现了许多新兴、利润可观的项目,从而使中国的制鞋产业得以保持。
实际上,许多海外买家已经把采购计划转移到中国新兴制鞋集散地,这类地区以前不作为制鞋基地,但现在已经拥有非常完备的设施。其中包括:(1) 浙江省的温州市和温岭市,(2) 福建省的晋江和莆田, (3) 四川省成都市。
或许从美国鞋类市场上海量的中国制造*能体现中国的霸主地位。2013年,中国占美国鞋类进口的82%左右,与十年前几乎保持同一水平,但低于2008年发生严重经济衰退之前所取得的鞋类进口总量89%的**高比例。(中国在欧盟进口市场上占有76%的比例,欧洲市场需要进口的鞋类占消费量的85%,而美国市场上99%的鞋类都依赖进口)。
2013年1月至9月的美国鞋类进口情况
由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量增加,中国在美国市场所占比例减少。正如下文所述,在撤离中国的鞋类中大部分是运动鞋和户外产品,以及其他*少量的低值塑料和皮革制造女款产品。
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其他生产国家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以及比中国低廉得多的工人成本。
工人与工人成本问题。根据对全世界主要制鞋和鞋类出口国家进行的GFP工人成本调查结果(如下文所述),其中*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中国的工人成本在亚洲所有主要制造业国家中现已高居榜首。
每小时工人成本比中国低一半以上的国家有:埃塞俄比亚、孟加拉、柬埔寨、越南和印度。为了说明其工人成本吸引力,在下文论述每个国家的优势与存在的挑战。
2013年制鞋工人成本对照表
每小时成本包括工厂需要承担的所有费用,包括工资、社会福利、奖金、食宿等。该排他性的数据库是由世界各地的制鞋厂向GFP提供的信息。
埃塞俄比亚。目前,在该国至少有三家中国公司进行鞋业出口制造投资,其中*大的一家公司是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的华坚鞋业集团,该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有4家工厂,3000名工人,主要生产优质女鞋,出口主要面向美国的大客户。据美国的进口数据显示,美国2013年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鞋类多达100多万万双,比2012年高200%以上。
华坚集团一贯地在中国工厂向选定的埃塞俄比亚工人提供强化培训课程,并且努力弥合两国的文化差异,这些工作现在已经有了显著进步。(考虑到与埃塞俄比亚居民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当地工人不习惯遵守工厂的工作纪律,加上中国生产商的质量要求,因此急需在工人适应相关环境方面进行投资。)
该国在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方面的前景非常乐观。除了当地生产的皮革之外,其他制鞋材料(尤其是纺织品)供应非常有潜力。
除了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每小时约0.32美元),埃塞俄比亚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其制定有力于投资的法规条例,设立新的工业园区,鼓励在劳动力密集型项目中的外国投资。此外,埃塞俄比亚的货币稳定,有利于美元,而且其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享受免税待遇。
联合国数十年来一直在支持该国皮革产业项目的发展,使该国制革行业水平精良,生产的绵羊皮和山羊皮质量达到国际水平,非常适合制鞋。令人遗憾的是,该国许多制造厂商的鞋业出口业务参与度远远不足,产业发展似乎完全依赖于外部投资。
由于大货生产周期长、物流周转时间长,因此较长的运输期和高昂的运输费用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客户确定的创新方面缩短了与中国的差距。在不久的将来,该国的增产水平和加班费水平将会与亚洲的生产周期/成本持平。
鞋业和服装出口工厂大多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该城市的居民人数大约420万,是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拥有一处***的国际机场。
无论以任何标准衡量,埃塞俄比亚都算得上是东非的一个贫穷国家,全国人口9200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000美元,官方统计的失业率将近20%。该国地处非洲东北部,与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南苏丹、厄立特里亚接壤,其西部与西海岸的弹丸小国吉布提相邻,也是埃塞俄比亚**的海上出口。尽管周边国家不断爆发政治动乱,但埃塞俄比亚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中国**投资对象,该国政府*盼开展国内丰厚的自然资源。
孟加拉。在*近的新闻报导中,刊载了大量有关其庞大服务出口业务中出现劳工骚乱的内容。该南亚国家位于印度东部,在一段时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外国投资制鞋产业。包括宝成、兴昂国际、欣昌等实力雄厚的鞋业出口生产商都已经在该国投资,主要利用当地出产的厚皮革,为天伯伦和狐狼世界公司等客户生产户外产品。
*大的鞋业生产商是韩国勇一集团( YoungOne),该集团是韩国的运动鞋和服装企业,拥有一座雇佣3万名工人的制鞋厂,日产量达10万双。并且在该国还设有多个进行出口鞋类与服装生产的分厂。
据美国的进口数据记录显示,2012年从孟加拉进口了140万双鞋,每双价值约为19美元,总价值达2670万美元。2013年美国的进口增长率平稳,约为5%。(孟加拉是欧盟*大的鞋类出口国,2012年向欧盟的出口总量达1490万双,但是产品价格较低,FOB平均价格为11.08美元。)
拥有充足的轻壮劳动力,每小时工人成本仅为0.44美元,这些因素使该国拥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政府部门也支持外国投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其他投资刺激措施。(2013年12月,该国政府实施了大幅增加*低工资水平的政策。尽管只是为了安抚工会和示威游行,但是仍将使每小时成本上升,这或许威胁该国对某些国外买家的吸引力。)
该国的物流通畅,价格也不太高,但是大货生产时间至少比中国多1个月。在进口材料方面,除了当地生产的皮革之外,其余大部分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孟加拉是个人口大国,居民人数约有1.55亿,其中将近1500万人居住在首都达卡,这可能是地球上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而孟加拉又是全世界*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00美元。但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仅为5%,值得一提的是,达卡拥有大约40万辆人力车,其人力搬运工的效率不容乐观。
由于孟加拉的政治不稳定、劳工骚乱(罢工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上基本不起作用的政府部门(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国家政府都没有找到使其选民远离街头抗议的妙方),孟加拉能否国外制鞋投资的对象还是未知数。
尽管如此,为了应对孟加拉的致命火灾和大楼倒坍引起的社会责任问题,欧盟和美国的服装进口商已经走过了一段曲曲折折的道路,这使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孟加拉今后有可能成为一个服装出口枢纽。参照服装行业的履约情况,不难想象,以后会出现一些在制鞋行业的投资,但前提是孟加拉令人满意地解决劳工与安全问题——能否解决?目前无法确定。
柬埔寨. 在众多面积较小的亚洲生产国中,任何国家与中国成本差距上的优势都比不过柬埔寨。柬埔寨西面与越南为邻,向美国的鞋业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75%左右,而2013年向美国出口量预计将超过600万双。柬埔寨生产的鞋类大部分为运动鞋或休闲鞋,FOB平均价格在9美元到13美元之间。我们只知道有一个较大的投资项目生产面向美国大众市场的低成本产品。
柬埔寨的所有工厂几乎都是在中国投资的基础上建设的,大部分鞋业集团在中柬两国都设有工作场所。此类工厂在柬埔寨约有45家。其中大部分都已投产,为的是绕开欧盟2006年-2011年针对越南和中国颁布的反倾销令(现在,所有的反倾销令都已经永久性地终止)。在柬埔寨生产的大部分鞋类仍然销往欧盟市场的客户,但记录为 柬埔寨出口,在2012年出口了大约2900万双,FOB平均价为13.55美元。
由于所有的制鞋材料几乎都必须从中国或越南进口,因此生产周期通常比中国生产延长好几个星期。
柬埔寨货币比较稳定,每小时工人成本低(0.61美元)。在这个大约1500万人口的国家里,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零。因此,制鞋厂有时无法保证所需的全部工人数量。另外,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活动相当活跃,他们会向工厂施加压力,要求增加工资、缩短工作时间,有时还会要求在宿舍安装空调。
尽管该国的人均年收入仅为2100美元,是全世界年均收入*低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劳动力供应情况已经非常紧张,因此,在制鞋行业进行新的、大规模投资的前景仍值得怀疑。首都金边是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约有人口140万,大部分生产工厂距离金边路程都不远。
目前向全球市场的鞋业出口量约为4000万双,但不能肯定今后会有大幅增长。可以预见的是,现有各工厂的出口量会有所增长。
越南. 中国在该国的鞋业生产量*高。其中大部分是品牌运动鞋,但近期以来,面向美国和欧盟市场大众消费的低价鞋产量有所增长 ,并且优质女鞋的产量也有所增长。
越南在2012年的鞋类出口量已经冲顶到6亿双,该国成为继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鞋类出口国。
追溯到20世幻90年代中期,那时越南几乎没有鞋类出口。今天,越南已经成为除中国之外*重要的外国制鞋投资国,是世界第四大制鞋国家,2012年的鞋类生产量为7.25亿双,其中出口部分将近90%。
进入越南的外国投资*初源于欧盟在1994年-2004年期间对从中国进口的鞋类施加限制性配额。
美国从越南的进口量在*近5年间激增,2007年的进口量为9700万双,2012年的进口量1.91亿双,几乎翻了一番。此期间,向欧盟市场的销量保持在每年2亿双左右,这是因为进入欧洲的时间较早,且覆盖范围较广。
考虑到越南较低的工人成本(每小时0.80美元)和较大的人口数量(超过9000万),越南似乎会取代中国,成为制鞋行业的*佳**。
不幸的是,包括高科技在内的许多其他行业都禀持同一想法,目前绝大多数工厂都座落在南方地区,工人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在人口900万的胡志明市,劳动力竞争更明显。无疑,胡志明市的地价非常高,导致使工厂投资代价相当昂贵。并且,该国失业率几乎为零的这一事实,使投资者更清晰地意识到,将不会有大规模的制鞋新厂从中国迁移到越南。
近几年来的一个大型制鞋投资项目与胡志明市相距数小时的车程,其所在地用文字描述就是市西南部的丛林地带(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的必争之地,该地区的越南北部公墓可作为见证)。在所有已经用尽周边乡镇全部可用劳动力的项目中,该项目似乎只是其中之一。
与柬埔寨相似,越南似乎没有足够的闲置劳动力,或者在工人居住地附近有价格合理的土地来支持大规模的新建制鞋厂(与中国不同,在越南不提供宿舍)。
由于已经建设好庞大的制鞋基础设施,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无疑将会使越南核心产品,尤其是品牌运动鞋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量发挥到**,在短期内,通过技术改革很可能会继续增加鞋类的产量和出口量。
印度. 作为世界第二大鞋类生产国,印度似乎是替代部分中国鞋类出口业务的天然竞技场,但其年均鞋类出口量仅有1.15亿双,该国与全球**鞋类出口国名单的标准相距甚远。根据行业报告,印度近年来的出口业绩始终没有出现任何显著增长。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印度每年的鞋产量约为21亿双,但必须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是在小作坊中为当地消费生产的,其款式/质量不符合出口要求,这几乎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尽管印度工人成本低(每小时0.85美元),其货币兑美元疲软,拥有12亿的人口,人均收入低(不到3000美元),但是印度的出口销售不足,这必须从成本和劳动力资源之外的其他因素进行解释,以下列举了几个关键因素。
1. 印度在皮革制品方面的生产以男款和凉鞋为主,因此其他产品出口业务出现巨大空白。
2. 在制鞋行业的外国投资者寥寥无几,部分原因是,虽然在出口品牌运动鞋业务中已经有了两个相当成功的试点项目,但印度的雇用/解聘劳动法津僵化死板。
3. 印度有两个大型制鞋集散地 – 一个在东南沿海的金奈,另一个在中北部的阿格拉,相隔距离几乎为该国的南北长度,当买方企图对生产情况进行管理时,这种情况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困难。
尽管如此,印度仍拥有一个强大的出口产业,其大部分产品销往欧盟市场的小型零售集团。并且小品牌与小供应商合作更显融洽(反之,中国的超级规模工厂主要服务于美国的大型零售商和大品牌)。印度向欧盟的出口量始终徘徊在每年7000万双左右,价值约为10亿美元,近年始终没有增长(这很可能是由于欧洲恶劣的鞋业零售气候导致的,自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的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印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其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量2002年为660万双,至2012增长到156 0190 26070万双,几乎翻了一番。向美国出口的鞋类为优质皮革制品,每双FOB价为20美元左右,主打产品为男款凉鞋以及为Cole Haan等品牌生产的“手工缝制鞋”。
如果能够引进大量的外国投资,印度的鞋类出口量在近期内无疑将会增长,否则不可能打破现有格局成为全球鞋类出口业务的一支生力军。
其他各国
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第五大鞋类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的鞋类出口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是世界第三大品牌运动鞋生产国,或许是仅次于越南的第二大运动鞋出口国(由于运动品牌利用的是低成本优势,尽管中国仍然生产大量的运动鞋供当地市场消费,但是中国的许多运动鞋出口业务已流入这些国家)。
需要重申的是,由于制鞋业缺乏新的外国投资,因此出口业务裹足不前,无法有大的突破。资金不足的原因很可能是工人成本上涨,现在达到每小时1.75美元,接近中国的工人成本,随着政府进一步提倡社会公平,该国的工人成本可能还会更高。
与越南相似,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预见到其出口水平会更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运动鞋,其注定无法大规模替代中国生产的产品。
该地区的大国是多米尼加共和国 (DR)。其工人成本(每小时1.81美元)与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相似。但与这两个亚洲国家不同的是,从多米尼加共和国向美国运输货物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并且享受美国进口免税待遇。2012年向美国出口的鞋类达870万双,FOB平均价为24.21美元,这些鞋类主要是在美国主要户外用品公司,譬如Timberland, Wolverine World Wide, Rocky Boot等品牌公司开设的工厂中集中生产的。虽然其邻国海地的劳动力成本*低,其中部分劳动力输送到多米尼加的工厂,但多米尼加的出口业务近年来没有显著增长 。*近的一项大规模投资来自一个大型巴西集团公司,这意味着该国即将增加新的优质皮革女鞋出口业务。
在尼加拉瓜 也巴西企业的皮革休闲产品投资项目,由于尼加拉瓜的工人成本更具吸引力(每小时1.22美元),加上与美国距离近,享受美国免税优惠的优势,因此在尼加拉瓜的投资会更多。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近有一项更大的巴西企业制鞋投资项目永久性地关闭了(或许是由于管理决策的原因,与该国关系不大)。
萨尔瓦多或危地马拉近年来没有外国鞋业投资,这些国家的情况与尼加拉瓜相差不大(只是成本更高些)。与尼加拉瓜不同的是,这两国都具备发展良好的国内制鞋公司。
墨西哥. 该国人口约1亿,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禁止从中国进口(现在该国市场已经开放,从中国进口的鞋类只征收通常的关税), 墨西哥拥有规模大、多元化的本国鞋业市场。
墨西哥的工人成本几乎是中国的两倍,达到每小时3.87美元,但在某些农村地区较低。墨西哥的女款皮鞋和西式筒靴制作技术精湛,并且与美国距离近,享受美国免税待遇。在生产这些利基产品业务中,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取代中国的**采购国,尤其当一个品牌以迅速更新作为一项主要商业战略时,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2012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的鞋类在1890万双左右,与2004年向美国出口1570万双相比,略有增长。
巴西. 宏观经济改革使这个拉丁巨人成为震撼世界的铁矿石、大豆、肉类、果汁、糖类产品出口大国,同时,宏观经济改革正在摧毁几乎所有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巴西货币的升值幅度已经使之前强大出口产业的出口量严重下滑。
今天,巴西仍在生产出全世界性价比*好的女士皮鞋,但由于当地货币坚挺,导致出口量锐减。巴西目前具有竞争力的出口鞋类大多集中在Havaianas等世界知名品牌的精品注塑鞋。
由于大部分出口制鞋公司要么已经转型为满足当地消费需求,要么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停业,因此,即使当地货币大幅疲软,出口量也不会明显增长,何况当地货币根本不会出现大幅疲软。
欧洲国家。在全世界*精良的鞋类中,其中一部分仍然产自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无疑,意大利与西班牙在皮革奢侈品/时尚界仍将独领风骚,而葡萄牙在新型设计和创新款式的出口中将继续大步前进,尤其是在欧元占优势的领域中。但是,这些国家在取代中国产品方面都不能发挥任何重要作用。
缅甸. 英语曾写作“Burma”,在泰国西侧,人口6000万,是全世界*贫穷的国家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该国的军事独裁使其世界隔离了近二十年。而近年来该国的政治进步使美国与欧盟解除了贸易禁运。
或许因为是亚洲*后一个有待开发的国家,缅甸使鞋业产业对其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中国的几家主要制造商已经进驻该国。
泰国的主要制鞋厂商也研究了在缅甸靠近泰国边境的地区设立原料生产工厂的可能性。
由于*基本的基础设施*端匮乏,加上仰光等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高昂成本,目前看起来没有任何项目在向前推进,而中国的投资者*可能**在该国开展投资项目。
总结。 尽管有各种不好的预言以及无休止的讨论,但如果不发生宏观经济动荡,在接下来的数年中,中国似乎注定会继续稳坐全球出口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总的说来,本文述及的所有取代中国的国家都存在各种障碍,从而限制其成为像中国这样的真正大国的发展潜力。越南和柬埔寨劳动力紧缺,并且越南的土地价格现在也成为一种障碍;印度尼西亚的工人成本几乎与中国一样高;而印度不仅缺少外国投资,还有死板的劳动法规;孟加拉在饱受劳工骚扰之苦。拉美各国仍未吸引到大更海外鞋业投资,或许将来也不会缺少亚洲的大动荡。
也许非洲的潜力*大,尤其是埃塞俄比亚,该国不仅拥有*具吸引力的劳动资源,而且有中国政府的资助,这使该国成为*受主要外部投资欢迎的地方(大部分投资可能会来自中国的企业家),这些因素将决定制鞋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