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漂亮的俄罗斯姑娘逢人便笑,露出两排洁白而又齐整的牙齿。在园区工作人员的帮忙翻译下,娜塔莎告诉记者,在来园区之前,她在乌苏里斯克一家工厂工作,每个月工资在156 0190 2607卢布左右。如今,她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卢布。“节假日都放假,工厂里的中国同事也很尊重我们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新工作,娜塔莎显得很是满意。
“我们工厂100多个工人,俄罗斯当地人有近30个。”利吉尔家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君对于俄罗斯员工同样很满意,“许多与当地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外联、销售,都离不开俄罗斯员工。”
“我们欢迎中国企业和我们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包括工业、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等。”见到乌苏里斯克市杜马主席尼古拉耶维奇·鲁季时,他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中国企业的到来可以吸收俄罗斯员工,还为当地带来了税收。
“我们需要中国企业。”鲁季认为,俄罗斯的轻工业比较落后,作为近邻的中国,可以为当地百姓带来很多价廉物美的商品。对于“康奈”和“吉信”携手来到俄罗斯,鲁季充满了期待:“康奈”是中国轻工行业中*优秀的企业之一,“吉信”依靠边贸起家,谙熟俄罗斯市场规则,整个乌苏里斯克都在期待他们带来惊喜。他告诉记者,现在许多乌苏里斯克市民经常跑到东宁和绥芬河采购中国轻工产品,中国企业全部进来后,他们就可以省去许多奔波之苦了。
当记者问到中国企业前往乌苏里斯克投资有何优惠政策可以享受时,乌苏里斯克市市政府外事处处长助理阿列克谢爽朗地笑道:“巨大的俄罗斯市场在召唤,我们需要中国企业,这就是对中国企业的*大优惠。”他还认为,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消费能力也在改善,这是中国企业进入的一个良机。另外,两国间的贸易也越来越规范,规范经营对双方都有好处。
在乌苏里斯克采访,有一件事颇为出乎记者意料。当记者结束在乌苏里斯克市政府的采访时,由于陪同的合作区工作人员另有事情要办,记者独自一人打的回合作区。记者把事先准备的园区负责人的俄文版名片递给司机,上面有合作区的地址,没想到,出租车司机瞄了一眼名片后就飞快把记者送到了远在郊外的目的地。事后记者才知道,在乌苏里斯克,合作区早已家喻户晓。乌苏里斯克电台每天都会播放合作区建设的*新进展,把所有来自合作区的信息都告诉当地居民。
这样的印象在随后的采访中不断加深。斯维特兰娜一家四口对于中国企业在当地办厂表示了欢迎,斯维特兰娜甚至还能报出合作区内已经投产的6家企业的名称来。谈到对合作区的看法时,今年60岁的娜杰日塔用生硬的中文风趣地告诉记者:“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在乌苏里斯克,每个周一,杜马主席鲁季都会带领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合作区现场办公,解决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鲁季告诉记者,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每次带的人都不一样,但是有一条不变,那就是部门负责人必须随叫随到。对合作区建设中碰到的问题,特事特办,如合作区内原先有一条当地市民通行的便道,为保证合作区的整体性,上一次的现场办公就决定改道,绕过合作区。
不仅仅是政府官员,在许多乌苏里斯克市民看来,遵守俄罗斯法律法规,尊重当地人民,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这是让中国企业在当地赢得理解、尊重、欢迎和关照的真正原因。
温州成通皮革厂即将到合作区设立生产基地,他们将在那里建立一个占地100亩的皮革初加工基地。俄罗斯丰富的资源让公司总经理王成通下决心到乌苏里斯克。王成通告诉记者,在国内,制革企业所需要的毛皮资源越来越萎缩,而俄罗斯有丰富的毛皮资源,但根据相关规定,毛皮无法直接进口运到国内。
“我们准备在俄罗斯把牛皮初加工后,再运回国内。”王成通介绍说,俄罗斯当地政府对他们这个项目*力支持,一方面,当地牛皮大都当作垃圾扔掉了,他们去后可以变废为宝;另一方面,皮革初加工基地在环保方面投入很大,他们在乌苏里斯克设立的工厂,对COD、氨氮指标将采取在线监控,污水处理也将达到俄罗斯的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