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形势复杂,即将参加广交会的企业也陷入纠结。
第108届广交会将在10月15日开幕,多家确定参加本届广交会的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担心人民币升值等外贸不乐观因素,对此次参会情况不敢有过高预期。往届广交会都会争取订单,但眼下有订单企业也未必敢接,企业还有更多的考虑。
外贸“晴雨表”广交会还没召开,但企业的态度已经让外贸形势隐露真容。
9月的人民币升值刺中了外贸企业的命脉。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1.74%,创下了2005年汇改以来*大单月涨幅。多家外贸企业对记者称利润几乎全被人民币升值所抵消。
在这样的形势下,商务部高层近期在不同场合指出“应谨慎对待外贸恢复性增长”的预期,强调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据广交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本届广交会中国出口企业参展热情下降,申请展位数量比上届有所减少。上届企业展位申请数量11.5万个,而这一届企业展位申请数量只有9.8万个,减少申请展位为1.7万个。
温州卓森鞋业有限公司的国际贸易部经理艾汉强不是冲着订单去的,“去见见老客户,订单我们不缺。”他说。尽管不缺订单,卓森鞋业却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工人。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因素让很多企业几无利润,是企业冷看广交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外贸鞋企只有1.5到2块钱利润,9月人民币一升值就把利润升没了,为欧美国家做了‘贡献’。”艾汉强说。
在艾汉强看来,很多小型的外贸企业已经非常艰难。
尽管现在订单并没有成为大多数企业的负担,但人民币升值会增加海外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订单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随之增加。
艾汉强认为,近期外贸企业*好的方式是采取远期锁汇措施规避汇率风险,但这样的措施只适用于实力较强的企业。从全局来看,这也仅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