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革业:树立名牌才能站稳国际市场

百检网 2022-02-11
  我国人造皮革出口量虽然逐年递增,平均出口单价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大多属于贴牌加工,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压价所致。

  树立**才能站稳国际市场——浅谈我国人造革业的三大问题及建议对策

  我国皮革资源量、皮革制品产量居世界**。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包括PU(聚氨酯)人造革、PU合成革和PVC(聚氯乙烯)人造革在内的人造皮革、毛皮及其制品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1.6万家,其中制革企业2300多家。现在,人造皮革行业已成为我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

  造革行业产销两旺

  据2003年度中国轻工(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看,近年来,我国人造皮革及其制品业产销两旺,出口强劲,出口值连续三年名列轻工各行业之首。2003年人造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03亿元,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64亿美元,其中出口232亿美元。

我国每年轻革产量近5亿平方米,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人工皮革鞋类制品产量近60亿双,占世界鞋类总产量50%以上,皮革产品制造水平迅速提升,制成品的加工水平有了质的改变,人造皮革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准,改变了过去只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

  目前国内人造革、合成革生产能力已达35亿平方米。其中湿法PU就有156 0190 2607条生产线。在我国合成革的*主要生产基地,年销售额80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近70%。同时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山东烟台万华公司是我国*大的合成革生产企业,该公司拥有年产300万平方米的一条“超细尼龙纤维制品”生产线,产品以运动鞋及男士鞋用革为主,月产约40万平方米,以国内市场70%,国际市场30%的比例销售。此外,佛山塑料集团、湖北凯乐集团、湖南安塑集团、大连实德集团、浙江禾欣实业等大型的塑料企业集团也都具有一定的合成革生产规模。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人造皮革产销市场发展情况颇佳,但行业内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近两年我国PU人工皮革的出口大幅度增长,但总体而言简单劳动的成分稍重些,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较少,品牌效应不突出,专业化水平较低,产品结构、花色品种普遍缺乏竞争力。广东省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建新认为,广东人造皮革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不少老板不愿意在品牌传播上花“虚钱”,缺乏品牌长远规划;另外,租牌、借牌现象盛行,严重干扰了本土人造皮革品牌的发展。

  其次,个别地方皮革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如以“三革”为主要材料的晋江鞋业,3000多家的鞋厂,近三年来,有数百家鞋厂被注销或倒闭,又有数百家新的鞋厂加入竞争行列。一些不具备规模化生产又无品牌的企业,干了一、二个月或倒闭或退而帮别人加工,造成*大损失。由于企业无序竞争加剧,竞相压价、降价现象相当严重,造成我国皮革出口虽然逐年递增,平均出口单价却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福建莆田有一家PU革皮具出口企业,据介绍,2003年产品出口数量比上年增长20%,而出口平均单价却降了10%左右,这家公司林总经理说,实际上2003年和2002年收益持平,并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压价所致。

  再次,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仍需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制革行业年排放废水7000万吨以上,仅次于造纸业,特别在一些制革企业集中地区,水质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另外,做国际贸易,要关注和熟悉国际贸易惯例、贸易协定条约,以及反倾销、技术壁垒和非技术壁垒的一些常识、规则。目前,不少企业对这方面的问题不了解或不熟悉,甚至有的企业至今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

  行业发展亟待“变法”

  针对上述情况,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皮革行业要想在国内外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走品牌化发展战略,在工艺改造、产品开发应用新技术、产品结构多样化上下工夫,在质量上上档次,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皮革产品,创出自己品牌,才会得到消费者青睐、稳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进一步占领市场。

  另外,针对国际市场,人造皮革行业要建立优质原料基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加强信息引导和行业规划,引导企业加大出口营销、资本输出的比重,促进企业境外办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贸易格局。对于出口产品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企业要强化超前意识,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学会运用国际规则,熟悉国际贸易中有关规定,进行科学管理,并提供可信的公司资料、财务账目。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即便在国际市场遇到反倾销,企业也可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以维护我国产品的正当利益。 (中国化工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