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出口,都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都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都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都要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谈到对外贸易时强调要“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并使用了上述4个“都要”。可以说,这4个“都要”生动地体现出国家将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的决心;可以预见,今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强调效益将成为与扩大外贸规模并重甚至更重要的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段落的重新设置也是佐证。比如,与温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稳定发展对外贸易”单独成段相比,今年的报告则把“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单独成段;去年的报告讲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今年报告的表述则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其实,从去年的“稳外贸”到今年的“转方式”,应该说我国外贸政策的调整是自身发展的切实需要。
2010年年初,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犹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仍处在艰难恢复阶段,所以强调“稳外贸”合情合理。而到了2011年年初,情况已大不相同。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4.7%,并超过了进出口总值取得历史*好成绩的2008年(2.56万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总值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15.9%、10.3%和23.1%。今年1月份,中国外贸继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进出口总值2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
“转方式、调结构”不仅是政策制定者和具有远见的企业家的强烈意愿,也是客观环境倒逼使然,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价格、融资成本等不断攀升以及汇率变化、外需市场等不确定因素增多所致。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外贸在“量”上的保证也为着手提升“质”攒足了“底气”,并留下了较为充足的腾挪空间。
有企业家断言:中国外贸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将由现在的千军万马型向精兵强将型转变,产品单一、缺乏议价能力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出局,这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贸易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也就是说,中国外贸发展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调整,要么出局。这种调整,从政府层面来说,包括积*引导和扶持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和自主创新等;从企业层面来说,则需调整要素结构,即努力实现技术、创意、人才等要素在产品贡献值中占绝大部分,而不再主要依靠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在提醒并催促外贸企业,“转方式”将步入加速期,请跟上队伍,不要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