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比较优势进一步显现。我国皮革行业在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皮革资源量居世界**位。其中猪皮、羊皮原料资源量居世界**,牛皮居世界第三;二是皮革、毛皮制品产量居世界**。每年轻革产量近5亿平方米,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鞋类产量近60亿双,占世界鞋类总产量的50%以上;皮衣和皮具综合产量居世界之首;三是出口居轻工行业**。皮革业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额的5.3%,占轻工全行业出口额的20.5%;四是增加劳动就业,对社会贡献大。2003年全国皮革行业从业人数近500万人。
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布局相对集中。我国皮革、毛皮及其制品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1.6万个,其中制革企业 2300多个、制鞋企业 7200多个、皮衣企业156 0190 2607多个、皮具企业2000多个。全国初步形成了浙江温州制鞋、浙江海宁皮革服装、河北辛集羊皮服装、福建晋江运动鞋、广州制鞋和广州花都区狮岭镇的皮具业以及浙江桐乡、河北肃宁、河南桑坡毛皮原料加工和四川西部武侯工业园、重庆壁山鞋业等特色经济区域格局。
实施品牌战略,注重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皮革产品技术水平提升迅速,制成品的加工水平有了质的改变。我国的绵羊皮服装革产品质量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皮鞋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中档以上水平,皮革和裘皮服装的加工和款式设计已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
皮革企业注重环保综合治理,规模以上的制革、毛皮制品企业实现环保达标率80%以上。不断用绿色环保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方式,进一步改善了生产中的污染程度和环境保护状况。
许多企业十分注重品牌意识、管理意识和市场意识。如森达、康奈、奥康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争创国际**,采用在国外设立品牌专卖店和与国际**实施资源共享等方式,打造市场和扩大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竞争意识增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十年前,“真皮标志”作为我国首例证明商标的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出,成为我国皮革及制品行业促进竟争、构建品牌的平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树立了优秀群体企业形象。2002年皮革行业推出了首例道德规范《中国皮革行业诚信公约》,行业自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皮革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地区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部分产品如皮鞋类生产过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二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品牌效应不突出,专业化水平较低。在2003年皮鞋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58%,一般贸易仅占30.9%,且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三是在出口逐年递增的同时,由于企业间竞相压价,使平均出口单价不同程度下降,无序竞争进一步加剧。四是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全国曾发生多起制鞋和箱包企业员工苯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目前我国制革行业年排放废水7000万吨以上,仅次于造纸业,特别在一些制革企业集中地区,水质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国内消费结构新一轮升级,皮革行业的发展应该抓住机遇,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制革业发展带动畜牧业发展,实现皮革行业联合发展,建立优质原料皮基地,加强信息引导和行业规划,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品牌意识。继续做好“真皮标志”工作,争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皮鞋及皮制品为龙头,以技术进步为先导,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污染问题。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排污治理能力。四是增强开放意识,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行业出国营销、资本输出的比重,促进实现境外办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贸易格局。五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行业整体素质,注重行业内产业链衔接和资产重组,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六是建立行业预警机制。我国加人WTO后,加工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皮革行业要积*引导企业学习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我国出口产品正当利益;要加强市场前瞻性调研,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