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2“黄金周”中国境外消费分析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在今年短短的7天“黄金周”期间,中国人出境消费奢侈品集中累计约38.5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加上“黄金周”期间境外的隐形消费与奢侈品服务业消费,预计超过60亿欧元,中国“黄金周”已成为境外奢侈品市场*重要的盈利周期。在消费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奢侈品引发的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却依旧高涨,使得奢侈品消费引发又一轮热议。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2012中国国际进口产品洽谈会上,奢侈品同样成为热议话题。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兼中国总协调官、意大利驻华大使馆贸易促进专员赖世平先生在会上就奢侈品发表了诸多观点。意大利作为老牌的皮革强国,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赖世平先生所谈的“意大利人眼中的奢侈品”颠覆了我们的许多固有理解,引发了我们对民族品牌向高端品牌迈进的新的思考。
思考:什么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是*重要的考量标准吗?
赖世平先生在演讲中指出,奢侈品是独一无而的设计和*上乘质量的结合体。****的设计是其精髓,*上乘的质量是其保证。他自豪地称:“意大利的产品是无法超越的,因为意大利设计师始终在不断超越自身。我们的设计永远都在创新,绝不重复,即使你看一个品牌,或者一个设计师的作品,去年和今年,你一定不会看到重复的设计,它们永远让你耳目一新,给你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和体验上的非凡感受。”
这一翻充满自豪的言论,粗听颇觉狂妄,细究却感到无从批驳,因为在这翻言论背后,是充满自信而有着无穷创意的意大利设计师团队,是意大利令人追捧的高品质产品作为支撑。赖世平先生对奢侈品的定义简洁而直中要害,他颠覆了我们原本对于奢侈品的定义,以价格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而不在于你是否能承受得起奢侈品的价格。在意大利人看来,奢侈品并不是富人与名人的专属,任何人都可以拥有。”
赖世平认为,虽然目前在中国奢侈品的价格还是很昂贵的,但不会,也不应该永远都这样的。因为奢侈品不应由价格衡量,凡是美丽的、品质上乘的产品都可以是奢侈品。
现在,我们的市场上充斥着许多价格虚高的鞋包产品,其设计和质量却平平,事实上,即使定价再高,不具备独一无而的设计和*上乘质量这两个核心要素,恐怕也难与奢侈品沾边。因此,我们的民族品牌要向高端发展,必须要抓住这两个*核心的要素,在设计和质量上不断突破和超越。
思考: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仅仅是购买了一个产品吗?
赖世平先生在演讲中指出,80后正在成为中国主力的消费群体,这一代人由于其成长背景及其所受教育等各方面原因,对于意大利所代表的精致、高贵和舒适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向往,奢侈品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当然不仅仅是购买一个产品,奢侈品所代表的某种生活方式对他们带来了难以抵挡的吸引力。赖世平先生说:“虽然奢侈品并不是必要的,但是会给生活带来很多幸福感,当消费者买一个手提包,买一双鞋他买的是舒适,也买到一种感觉。”
他用通俗的语言表示,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奢侈品。比如比起一杯难喝的咖啡,一杯上好的咖啡就是奢侈品,有时这两者之间甚至没有任何价格差异,但那杯好喝的咖啡却能给人带来奢侈般的享受。奢侈也可以是一家能够提供美味菜肴的餐厅。因此,奢侈品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大部分的奢侈品的确很贵,但它更多的是一种细心的关怀,而不是金钱的挥霍。奢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品位。有的人虽然花钱买了很多昂贵的东西,但他们看起来仍然很没品位。而那些并不富裕但很有生活品位的人却知道如何挑选购买真正的奢侈品,从而使自己看起来更优雅。优雅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文化。
一位营销专家也曾说过:“那种还把服装面料、服装工艺、店铺豪华、价格昂贵、画册精美等当做高品质的全部是落伍于时代,高品质的品牌需要彻底升级为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阶段。”这并非专家的断言,而是消费者时代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的民族品牌要向高端发展,如何为品牌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将品牌文化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如何让消费者在接触到品牌的时候,同时联想或体验到一种独特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令其向往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我们民族品牌向高端提升的必经之路。
思考:奢侈品品牌一定是大企业打造的吗?
赖世平先生在演讲中提到了意大利的鞋包企业的特点,他指出,意大利的鞋包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很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他们经历了各种复杂经济形势的考验,具备*好的灵活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奢侈品品牌多是大的集团公司旗下的,但同时,意大利也活跃着众多中小企业,它们小而精,同样出品高质量的奢侈品鞋包。由此可见,大企业具备了打造奢侈品品牌的经济实力,但却不是必备要素。民族品牌向高端发展,大企业有实力,中小企业也不必望而却步,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抓住*核心的精髓,中小企业或许同样能做出奢侈品品牌。
思考:如果我们的民族品牌仅仅依赖签约国外设计师的设计来提升产品档次,而没有自身的设计内核,我们是否会失去品牌的灵魂?
赖世平先生在演讲中指出,对于许多意大利公司来说,他们**的资产就是知识产权,这才是他们*大的财富。他提出,虽然现在中国有很多品牌,包括鞋包和服装品牌发展很快,但他们越来越依赖意大利的设计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些品牌虽然具有了向高端发展的潜力,其品牌精髓却仍然是意大利设计。
对于将气派的厂房、众多的员工、大规模的生产线等等视作企业*大资产的民族品牌企业家来说,赖世平先生的一席话实有醍醐灌顶之感。当我们满足于签约某位意大利设计师,或是建立了多大规模的工厂,另一翻思量却也值得费心:“品牌的灵魂何在?我们打造的是否仅仅是奢侈品的壳,而失去了其内核?”借助国际资源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本身是现代时尚品牌的通行做法,但“借助”不等于“过度依赖”,品牌在穿上“意大利设计”的漂亮外衣的同时,还要扎实根基,专注品质,不仅要凝聚更加多元化的设计团队,更要努力为品牌注入独特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