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鞋企到底怎么了?”近期以来,不少声称“温州经济出大事了,几百亿高利贷跑了”的帖子在网上流传,该帖子称,温州今年企业主逃跑了7个,间接逃了70个。颇具知名度的财经评论员叶檀据此撰文称“温州民间金融泡沫接近崩溃”,引发各界强烈关注。
历来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前些日子接连有三家企业倒闭。在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难道温州的民间高利贷已经筑就一座火山,而千万中小企业正处在火山口了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温州官方
否认“危机说”
经多方证实,今年温州市有三家较大企业倒闭,企业主出逃,分别是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波特曼咖啡、乐清三旗集团。
“这三家企业倒闭是个案,主要是自身原因。”温州市银监局主监管员周青冥介绍说,江南皮革去年净利润3525万元,但今年法人代表黄鹤因到澳门豪赌,欠下上亿元赌债而外逃;波特曼咖啡经营餐饮,业主与三旗集团企业主出逃主要原因是决策失误,企业盲目过度扩张、战线拉开过长;三旗集团老板出逃的深层原因是恶意拉多家企业担保、向银行骗取上亿元贷款不归还。
在温州当地,官方并未将这3家企业与广大民企画等号。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官方众口一词持乐观态度。温州市工商局向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私营企业注销户数534家,同比减少14.56%。
温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一些企业出现“关停并转”,直接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少,更多的是企业经营不善所致,而且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部分企业被淘汰也是正常的,不能简单理解成是温州经济出现危机的先兆。
企业感叹
生意难做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对于上述个别企业倒闭的消息,在民间却传出多个版本,与官方形成强反差。温州一家生产眼镜的中型企业董事长吕先生心情沉重地对记者说,当前经营十分艰难,导致一亏再亏,目前处于硬撑状态。
他表示造成企业处境不妙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贬值、用工荒加剧、用电荒难解、原材料上涨、工资高涨、银行利息飙升等等。吕先生坦率地告诉记者,这6大客观因素导致去年亏损200多万元,今年头4个月亏损额加大。他分析,未来的半年日子会更艰难。“趁早关了公司,少亏点”。
“企业各项成本样样都暴涨,把利润空间挤瘪了,搞得企业无利可图,实在做不下去了。”温州制鞋业一家不愿透露企业名称的企业主也告诉记者。
温州市三大支柱产业是服装、制鞋、眼镜。记者从这三个行业了解到,从协会会长到一些企业负责人均向记者介绍了上述普遍存在的情况。特别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企业预期:在未来的半年到1年里,外部因素将导致企业陷入更深的困境。温州星视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道敏说得更明确:如果今年再做不起来就关掉!
民间借贷月息普遍超6%
记者在走访温州当地金融机构、企业时获悉,许多企业对当前宏观紧缩、贷款抽紧、利息“步步高升”的局势普遍感到不堪重负。当前在温州企业界流行两个字:“等贷”,即等待贷款。企业普遍反映,即便这样,也贷不到款。谁能贷到钱,那是谢天谢地,“抱着老虎也笑”。
许多企业家反映,目前温州的银行利率表面上是基准上浮30%,实际上各家银行通过变相收取“管理费”“咨询费”“扣存放贷”(若放贷1000万元要扣存300万元,实际只贷700万元,利息仍按1千万元贷款额收取)等方式,使利率上升至月息1.2%左右,超过原利率的1倍多,已达到近几年的高点。
吕先生叹苦道,本企业贷款1000多万元,每年要增加资金成本60多万元,这相当于增加6%的硬成本负担,而企业的利润率也只有6%左右。
“企业面临这么多难题”,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银根紧缩就是压死骆驼的*后一根稻草。”
从市场中传来的消息称,由于银行收紧银根,致使温州民间借贷利率从过去普遍的月息1.5%-2%左右已经暴涨到6%-15%左右。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周德文等企业家和研究者反映,超过月息6%的民间借贷有是有,但都是1周到1个月之内的*短期融资,有临时资金周转需求或者存心打算卷款潜逃的两类企业家都会借这样的钱。
未来仍不乐观
“从当前来看,不是经济出现了问题,而是经济预期出现了问题。”当地一些学者和官员认为,当前温州出现的各种“危机论”和“崩溃论”,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调控进行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映。
原因一方面是温州各界介入房地产程度深,另一方面温州民间资本需要新的投资方向,目前正处于旧有的以房地产为主要投资手段的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投资渠道还没有建立的阶段。
各界人士分析认为,在国家为管理通胀而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在坚持大的调控方向不动摇基础上,应有效管理银行资金,兼顾企业生存发展,以增强企业家的信心。
周青冥表示,温州市各银行在对企业贷款实行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核查监控中,具体执行并不统一,监控效果也不甚理想。
郑晨爱表示,有些企业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资本支持,而银根紧缩容易“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使整个企业界有紧迫感。如果进一步细化贷款管理,无疑会给一些安心做实业的企业吃“定心丸”,削减整个区域金融市场的投机心理。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广大企业普遍对《劳动合同法》中的员工可提前1月解除劳动合同之规定提出异议。
浙江省制鞋出口**、温州制鞋行业领军企业巨一集团董事长潘建中等企业主说,企业从接下订单到交货,起码要几个月的生产周期,企业培训员工上岗至少也得3、5个月,而员工只干了1个月说走就走,导致企业被迫中断生产,无法履约交货合同,无法弥补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带薪培训成本,由此造成企业一系列重大经济损失。“这样的规定在当前普遍陷入‘用工荒’的困境下更使企业生存维艰。”
鉴于未来一段时间即将迎来生产旺季而缺电、缺流动性等宏观层面将为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企业家们呼吁政府综合研究为中小企业“减负”问题,在适当时候在税收等方面予以减免、修订部分法律法规、重新激活中小企业的生长动力,引导“炒房”民间资本加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