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璧山、铜梁各显神通,争夺“中国西部鞋都”金字招牌
近来,铜梁县金龙工业园区主任陈益国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招商、协助园内企业找买家……忙碌的目的就是早日将铜梁打造成“中国西部鞋都”。
为了这块“中国西部鞋都”的招牌,成都的武侯、重庆的璧山、铜梁等川渝三地争抢,但3年来谁也未能名正言顺地将这块金字招牌收入囊中。
璧山县鞋办主任孙华昨日对媒体表示,今年年底,这场马拉松式的招牌争夺战将决出胜负。
三地争建“西部鞋都”
提出建立“中国西部鞋都”,*早是由璧山喊出来的。2002年5月,璧山在该县举办的首届中国西部鞋业博览会上,喊出了建造“中国西部鞋都”的口号。2003年1月9日,奥康与璧山签订协议,由奥康投资10亿元,在璧山璧青公路沿线修建占地2600亩的“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整个园区可容纳上百家制鞋企业及近千家配套厂商,建成后可年产皮鞋超亿双,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同年5月23日,在距璧山300多公里的成都武侯区,成都置信房产投资7.8亿元建设成都“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此后,铜梁县也规划出占地数千亩的鞋业工业园,意欲将其发展为“中国西部鞋业基地”。
竞争发力各显神通
如今,武侯区、璧山县、铜梁县的鞋业工业园,大门上“四川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重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中国西部鞋业基地”的牌匾均赫然醒目。
为争夺“西部鞋都”金字招牌,三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了解,2002年10月,成都方面就向中国皮革工业协会递交了请求授予“中国西部鞋都”的申请。作为西部三大制鞋基地之一,目前成都武侯区集中了成都80%以上的制鞋企业,直接从事制鞋的企业达到了500多家。并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入驻园区企业出口创汇比上年每增加1美元,区政府给予0.1元人民币的奖励等。
而璧山,1800多家皮鞋生产企业,年产皮鞋5600多万双,年产值30多亿元。已有来自浙江、四川、台湾等地的50多家鞋企进入“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其中超过10家都是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陈益国表示,日前,铜梁还与青岛双星集团、温州红蜻蜓集团签订协议,两大集团到该县皮鞋生产基地。
“西部鞋都”花落谁家
据了解,所谓“中国西部鞋都”、“中国西部鞋业基地”这些称号,并非可以自封,而是要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该会已制订了包括市场占有率、品牌价值、产量、利润等数十个指标,只有达到这些指标,才能被授予称号,而且称号也不是终身制,需5年复评一次。
谁*有可能拿下“西部鞋都”称号?璧山县鞋办主任孙华表示,这几家都有机会,主要看谁能**达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相关标准。“‘西部鞋都’不只是个称号,一旦获得这块‘**’,对一个地区鞋业的整体形象提升、内部资源整合,特别是打开外销路径,将有*大的推动作用。”
重庆市皮鞋业协会负责人说,目前,璧山县已正式向轻工业联合会下属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提出了申请,但要在今年底才能正式宣布。而铜梁“中国西部鞋业基地”这块牌子,本就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亲笔题词挂牌的。(重庆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