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是近几年北京在治理“大城市病”过程中,政府坚持使用的重要“药方”。但不可否认,与不少城市一样,北京近年来也面临着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的局面,因此,社会上也有声音担心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将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疏解出京可能会加剧这一压力。对此,在昨日市政协财政预算民主监督组媒体通报会上,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预算民主监督组组长、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就明确提出,北京应确保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核心产业能够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不符合定位产业退出步伐加快北京三产核心地位凸显
自2010年起,北京就针对本市的行业企业接连发布指导文件,让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行业逐步从京城市场中退出。2012年,市经信委曾在《关于印发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批)》中明确将石化化工、陶瓷等9个工业行业中的200个左右的项目规定为需要调整或退出的项目。
且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北京计划到2016年底推进1200家污染企业关停退出,而今年要实现关停退出300家工业污染企业的任务目标。
近日,市政府相关部门还发布了新增产业的“负面清单”,即为严格控制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增产业制定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综合来看,除了大量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产业正在加速退出北京外,建材、纺织等一般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占地面积大、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产业等也将无法再迈入北京的“门槛”,新的核心产业类型正在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目前,北京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第三产业占比约77%,第三产业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刘桓表示。
产业结构调整引发财政收入不足担心
“不可否认,大量企业关停、退出,对于北京的财政收入确实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业内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总爱拿已搬出北京多年的首钢为例。当年首钢搬迁时,时任首钢董事长的朱继民曾表示,首钢的搬迁对北京经济的影响难以被忽略,当时首钢平均每年的经济增加值为80多亿元,每年为北京贡献的税收也接近30亿元。因此,在首钢搬迁后,北京继续加快产业调整退出脚步的政策虽然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但业内也有担忧的声音提出,这些已经长时间成为北京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迅速地从北京“消失”,留下来的产业能否填补这部分空白,尽可能将产业调整为财政收入造成的压力降到*低?
刘桓坦言,北京承担着首都的职能,需要的财政支出与乡村、小城市有较大差异。具体而言,十一届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首都经贸大学原校长文魁解释称,北京要服务中央,而中央又没有设置“首都财政”,因此北京承担的很多首都职能就需要由当地的财政收入来支撑。“可见,产业调整后北京到底应确定哪些产业为核心产业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产业必须要能够满足财政支出需要,从长期的角度帮助北京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刘桓建议,除了第三产业外,高端制造业等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行业也可以成为首都核心产业。
核心产业长期效益显著财政亦存弹性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中,可以承担核心产业职责的领域并没有出现业内所担忧的问题。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实现收入11222.1亿元,占北京总收入的比重为44%,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对全市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六成(60.3%),实现利润964.1亿元,同比增长13.7%,比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
王雍君坦言,其实,北京并不需要担心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财政收入明显减少,因为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长期来看,能够成为核心产业的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基本都能够产生较高的财政贡献力。刘桓认为,未来核心产业可为北京提供可持续的财源、税源。“可见,北京未来核心产业能够带来的中长期效益远远能弥补短期损失。”此外,王雍君还表示,北京在财政上存在足够承受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后,财政可以相应做出一些补偿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即压减一些支出,减少一些缺乏合理依据的企业补贴,将结余更充分地运用,反而能够为北京的财政收支向更平衡、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