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交会上了解到,经过多年在国际市场上的闯荡,中国鞋类出口企业已经摸爬滚打出一条“铁律”:靠打价格战、一味降价拓展海外市场不是长久之计,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上。就此,不少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近年来,中国鞋类出口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可贵的是,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体验冷暖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逐渐梳理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历经风雨见彩虹
缪仁赞,浙江省温州市中国鞋都产业园区康奈工业园外贸部总监,国际商报记者在第115届广交会鞋类展区上见到他时,他正坐在自己的展位上看着过往的客商发呆,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他也显得有些迟疑,这跟一场长达5年的拉锯战脱不了干系。
2005年,中国康奈集团与人合作在法国成立了法国康奈公司,凭借质优价廉的产品和加盟经营的模式在巴黎及周边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并陆续进军荷兰、英国、意大利和德国市场。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销售额节节攀升之时,公司却因价格低廉被法国本土企业扣上了“倾销”的帽子,随后,更添上了侵犯知识产权的罪名。提起这段往事,缪仁赞有些无奈:“虽然在2013年年底康奈集团已彻底被法方正名,但这场风波的代价太过惨痛,5年的时间摧毁了康奈在法国所有的营销网络。”缪仁赞很痛惜:“现在的市场已和5年前大不相同了,想在法国东山再起太难了。”
“这段经历对我们公司来讲也是个教训吧。”缪仁赞表示,康奈公司已逐渐走出阴霾,重新定位市场,在欧盟的其他国家、美国甚至越南都开起了专卖店。经历了出口贸易中的大起大落,缪仁赞有3条*深刻的经验想与同行们分享,即“要了解出口国的法律法规,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说完,他与记者道别,接待起了外国客商。
转变方向有新路
其实,不仅是康奈集团,广交会上的许多鞋类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故事。从他们的讲述中,记者发现,有一条感触为众多企业反复提及,那就是“靠打价格战、一味降价拓展海外市场绝不是长久之计,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上”。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杰也坦言,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大而不强”,需要增创外贸新优势,培育品牌,进行科技创新。
“我们一直在积*开展研发。”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文杰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比如对原材料进行研发,这对于鞋类产品特别是工矿类等专业鞋的生产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会根据采购商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进行产品设计。*终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过硬,符合欧美等市场的标准。”
主打休闲鞋的福建奇鹭公司总经理林仪清也认为,自主研发能力非常重要,为了***企业每年都能推出一定数量的新品,该公司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在本届广交会上,奇鹭公司推出的新款占全部产品的70%左右。“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成为经典款的老款鞋实在太少了,大部分还是要被淘汰;新品能否被采购商接受也很难预测。所以,我们就得大力搞研发,多推新品供其选择。”林仪清感慨地说。
“创新研发也要有依据。拿我们企业来讲,若是打算开拓某个国家的市场,就会及时聘请该国的设计师,让创新更合理、更实际。”看着展位内造型新颖的户外运动鞋,福建洛弛制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英洪边思考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