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山资本数据显示,运动服饰市场约3000亿。在跑步、瑜伽、游泳等各类运动人口基数提升的驱动下,运动服饰的细分品类越来越多,而专属于女性的运动服饰却仍相对稀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她经济”市场规模已达4.5万亿元,女性运动服饰自然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风口之一。以异军突起的瑜伽服饰品牌lululemon为例,在2017年到2019年的增长显著,其股价更是屡创新高,市值逼近400亿美元,在运动服饰领域里,赶超了阿迪达斯,登上了仅次于耐克的第二位。
在国内,同样有一家专注于女子运动服饰的互联网企业。广州明霓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明霓菲”)创立于2017年,创始人兼CEO/CTO江旻舟向36氪广东讲述了建立品牌的初衷。
为了改善因长期伏案工作而导致的身体状态不佳,江旻舟养成了运动健身的习惯,也使她对运动服饰的要求更高。她认为,女性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内衣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我自己作为运动爱好者,对运动服饰有两个需求,美观和质量。奈何寻遍市面各个运动服饰品牌,能够同时满足这两项条件的比较少。”
她介绍了当前市面上的运动内衣普遍存在的问题:
**是功能性。女性运动特别是长距离、高强度运动的时候,为了保护乳腺和胸部不受伤害,需要支撑度高、不磨胸、排湿速干性强、不跑杯的专业运动内衣。
其次是舒适性。传统运动内衣主要靠固定模杯来保证支撑度,会带来压胸、难穿脱等问题,或是过于松驰,保型度不够。
再有是安全性。贴身的衣物,环保性、色牢度、抑菌性等都必须通过国标检测,否则一方面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会存在边运动边流汗褪色、或者汗水打湿衣物后发臭有异味的情况。
对此有切身体会的江旻舟,基于功能性、舒适性、安全性三大痛点,从结构性设计、面料以及工艺三个对应的维度,与团队共同设计明霓菲的核心产品——专业运动内衣。
运动内衣的保护作用,**取决于其支撑性。明霓菲运动内衣的结构性设计,摒弃常见的固定模杯和紧绷的束带,利用巧妙的挂脖、内置一体式软模杯、符合人体工学的肩带宽度等设计细节,构成支撑性与舒适性兼备的专业运动内衣。据此,明霓菲已多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2400-101-7153.4、201922192659.2、201922192657.3、202020599276.7、201930651703.4、201930652256.4、201930651690.0、201930606645.3。
图源:明霓菲
面料方面的研发尤其严格。主要体现在氨纶含量的比例调配及排湿速干成分的加入次序,这两个因素决定运动内衣是否具备四面回弹、排湿速干、除异味等多种性能。经过反复测试,明霓菲与面料供应商共同研发出特定比例和标准的GentleGrit®专属运动面料,满足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
工艺方面,体现在明霓菲对供应链的质量把控。江旻舟觉得,市面上的运动内衣之所以不尽如人意,跟高端运动内衣从面料至生产的供应链稀缺有关。得益于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团队在广东找到了符合明霓菲生产标准的工厂,设计团队“手把手”与生产厂家沟通协作,不断地打磨产品。
“所有被传统零售验证过的赛道,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方式,重新再做一遍。”
运动内衣细分市场具有很大潜力,但大部分消费者对于运动服饰的认知,仍局限于传统的大品牌。
江旻舟坦言,要让顾客迈出固有认知的**步的确是困难的。在核心产品研发完成后,经过30多场线下地推,*终明霓菲选定了马拉松这种耗时长且强度高的运动来做产品测试。
在马拉松赛事中招募参赛者来组建「明霓菲女神战队」,加入「明霓菲女神战队」即可获赠明霓菲的产品,这也作为运动达人测评的途径,更促使其后来成为2019年重庆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事的指定运动时装品牌。
明霓菲×重庆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
「明霓菲女神战队」IP延展为明霓菲的「U伙伴」体系和「明霓菲女神大赛」,透过线上渠道持续发力,如在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线上门店。另外,「U伙伴」体系从今年3月开始启动,至今已招募500余名。
「明霓菲女神大赛」则是通过抖音的短视频矩阵,参赛者只需发抖音视频、带话题打卡,简单的形式给“运动小白”提供了入门的机会,也在三个月内为明霓菲积累了超过3000万的话题流量。目前第四季「明霓菲女神大赛」联合东风启辰星进行中,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形成客户粘性强、复购率高的商业模式。
谈及团队,江旻舟介绍道,自己是一名转业军人,在部队时从事信息化工作,拥有 25年互联网大数据架构师行业经验,主要负责打造明霓菲的商业模式和数字化运营系统;设计总监王溪珏毕业于法国ESMOD**服装设计学院,主修女子内衣设计专业,负责品牌核心产品设计;团队其余核心成员均为有着相关从业经验的运动爱好者。
现阶段,明霓菲刚刚完成Pre-A轮融资,主投方为宏太投资。江旻舟提到,此轮融资主要用于继续研发核心产品、线上线下全渠道新零售系统升级、云经销商渠道铺设及品牌推广等方面,打通线下运动场景及线上营销场景,形成全渠道社交新零售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