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展会一个产业
回溯上个世纪20多年的持续成长,在进入21世纪初,大朗已从世代靠务农为生的农业大镇,转变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加工生产到自产自销,从贴牌加工到自有品牌,从产业萌芽、成长发展、初始集聚和规模形成的“中国羊毛衫名镇”。以此为起点,大朗毛织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与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的创办与推动已变得密不可分。
在2010年,大朗镇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51%,毛织品出口总额增长41%。今年以来,在外界有关大批珠三角中小企业遇到困境的传言中,大朗却给出了,上半年规模以上毛织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1%、利润同比增长23.2%的傲人成绩。
目前,以大朗巷头社区为中心、以毛织贸易中心为龙头的10平方公里的大朗毛织商贸区内,拥有2个毛织专业市场、6个毛织生产片区和12条毛织专业街,共有毛织生产企业3800多家,毛织销售商户多家。全镇毛织企业使用数控织机总量从2005年的不足1000台增加到现在的超过20000台,国内外近100家从事数控织机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企业在大朗设立销售总部,大朗成为全世界使用数控织机数量多、集中的地方,成为重要的数控织机集散地。在近几届织交会上,数控织机企业参展规模、成交量多、展位供不应求,数控织机在毛织产业中的大规模使用,不仅提升了大朗毛织产业的生产效率,更成为企业升级和产业进步的风向标。同时,大朗大力推动时尚元素与创意元素相结合,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毛织服装时尚设计创意区,引进了拓美、东晟羊绒等10家企业和广东工业大学、惠州服装学院、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等5所院校入驻,将毛织服装时尚设计创意区打造成为集毛织服装研发设计、展示、交流和销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高端毛织服装时尚设计集聚区,进一步促进了高端资源加速在大朗的集聚。
一个展会一座城
织交会直接催生了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大朗毛织商贸区域的建立,推动大朗毛织产业的要素集聚。1995年,大朗已经建成了当时广东省的毛织产品及原料集散地——广东毛织市场。届织交会举办以后,市场交易需求日益旺盛,2003年12月,织交会直接催生了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成为了织交会的主会场。
从第二届开始,尤其自2005年以来,以广东毛织市场和织交会主会场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为中心,逐渐聚拢与崛起了周边地区富康路、富华北路、银朗路、毛织西路、富安路、富丽路等毛织特色街区的出现,形成了以巷头社区为中心、以毛织贸易中心为龙头的10平方公里的大朗镇毛织商贸区,范围覆盖巷头、巷尾、求富路、黎贝岭、高英、竹山、大井头7个社区(村),包括2个毛织专业市场、6个毛织生产片区和12条毛织专业街,共有毛织生产企业3811家,毛织销售商户1627家。位于镇中心区的巷头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全镇重要的毛衣生产基地,素有“毛织村”之称,全村总户数1277户,而毛织生产企业有1973家,毛织销售企业1000多家。
另外,集群内的龙头生产企业也纷纷在毛织商贸区设立销售总部,引进了鄂尔多斯、日本樱花、日本岛精、德国斯托尔等名企名店进驻商贸区,商贸区织机的销售不断增长。织交会的举办,进一步促进高端资源的集聚,2008年,大朗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一园三区”的战略规划,毛织服装时尚设计创意区为其中一区,主要引进时尚设计、产品研发、产品展示等企业,建成了研发中心、毛织品检验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商贸氛围渐浓,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
一个展会一种创新
据主办方介绍,在10月29~11月1日的第十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将以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为主会场,并在富康路、富华北路和广东毛织市场为分会场的基础上,特别增设银朗北路——数控织机专业街为第四分会场,期望大朗在全球毛织产品集聚地的基础上,打造成为“全球的毛织数控织机集散中心”。
从届举办以来,织交会直接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和采购商,以及超过50万名来自海内外的专业买家到场参观采购,其中有10多万名海外买家,还直接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观众体验参观,好评如潮,口碑建立。
就大朗毛织产品占有国际市场的份额与影响力而言,每年通过各种渠道出口到意大利、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毛衣服装已超过总产量的6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盛誉。据悉,组委会今年还将吸引超过50000人的专业客商和100个以上的重要采购团。
与织交会互动成长的中国毛纺织产业也风生水起,并使毛纺织时尚产业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新热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朗从地域概念上升为品牌概念,正在打造中国毛纺织产业发展的样板间。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或来电400-101-7153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