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认为,目前的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处于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即需求不断增大,而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的设计人才却十分匮乏。这种矛盾反映在教学上为可怕之处,就是设计专业日趋纸上谈兵,不切实际。不少从事设计的专业人才唯图案是重,不问设计依据、布纹实现工艺,闭门造车,把本应设计出来投放市场的产品搞成了自我感情宣泄的个人作品。
**,专业应该朝着“可以实施的设计”方向努力。设计人员应基于现实的工艺来验证学习成果,进而检验既定设计教育的思想和应用。现在,很多企业与院校携手合作,以其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为设计结果的产业化化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这种途径,企业获得了有特色的设计,院校得到了创意成果,无疑是一种双赢的举措。基于现实的工艺是纺织品艺术设计再现真实的必要手段,它能够使得设计研发得到评估,从而能够检验既定设计的思想和应用。
另外,设计与工艺也互相依托。好的设计需要适合的工艺去实现,同时好的设计也促进新工艺的诞生,新工艺反之拓宽了设计的创意。在这方面,校企今后可以开展更多良性互动。
其次,我们要做“有号召力、能用来销售的设计”。专业设计要摈弃主观因素,因为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
在笔者看来,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纺织品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和分类设计的学习及技能的训练,掌握纺织品艺术设计的创作思维方法与工艺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流行意识和市场观念,了解和创造各种风格的纺织品艺术配套设计。
专业设计不可缺失的因素是创新。同时这种创新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创新,而是从设计的整体性角度去考量,用理性的配套、合乎规范的流程来保证教育需求的一致性。
创意是对传统的突破甚至背叛,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哲学。在当今世界,做有创意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技巧和学问。然而,我们目前的设计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化、知识无批判化、经验套用化、创新的模仿化。这些与创新都是背道而驰的。
如今的纺织品艺术设计人员,不能再是过去被称为的花样设计师的那一群人。在设计图案之外,他们还要肩负起打破市场部门与设计部门分割的任务,他们参与的不是某一部分工作,而是从产生设计概念到反馈信息整理的全部工作,表达流行趋势,影响市场。设计流程的周而复始要求纺织品艺术设计师具备科学的管理素养。
我们培养的不是文人墨客,而是目标明晰的设计,当然它不是简单的庸附于市场,而是具有理想的设计。在艺术院校提倡强化专业素养,是因为当下的一些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缺乏抱负、视野狭窄,思维盲从的弊病,专业设置缺乏推动个人的发展的力量。总的来说,设计专业应既有科学献身精神,又富博采众长的人文素养;既有熟能生巧的技术,又有自觉自发的艺术创新。这也是笔者身为一名设计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或来电400-101-7153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