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纺联发布了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来自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等82家纺织院校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12家纺织院校获得一等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的文件精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开展了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活动,本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经过初评、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产生一等奖12名,二等奖23名,三等奖46名,特等奖空缺。
获奖名单如下: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获奖等级 |
1 | “双基导向”系统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金卫东、蒋丽华、王亚鹏、马斌、潘绍来、沈志平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2 | 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研究与实施 | 王艳芳、于京现、王树英、张白露、宋淑娟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一等奖 |
3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荣华、许士群、李建国、吴益峰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4 | 现代纺织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竹君、刘森、陈继娥、吴佳林、唐琴 |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5 |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周启红、陈婷、琚海燕、张丹、郭维琪、潘文星、丁琳、徐蓉蓉 | 武汉纺织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6 | 高职服装专业立体裁剪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 章瓯雁、郑小飞、袁飞、竺近珠、伍箐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7 | 染整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 吴建华、王华清、陈葵阳、张鹏、郑志荣、陈祝军、袁近、夏建明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8 | 基于工作过程,工学合一的《服装成衣工艺》教学改革与实践 | 成月华、顾韵芬、戴孝林 | 扬州市职业大学 | 一等奖 |
9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研讨式教学模式推广与应用研究 | 杨善江、王云霞、马晓燕、杨青建、王国燕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10 | 基于“学做合一”建设纺织服装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 陈志华、蔡永东、沈志平、李波、朱建军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11 | 纺织专业共建共享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 贺仰东、陶丽珍、朱红、岳仕芳、高妍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12 | 染整专业职业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 姚书林、郑光洪、黄俊、李远惠、陈敏、冒亚红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一等奖 |
13 | 基于创新型纺织人才培养的AIDAS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谢少安、范学谦、林莉、黄辉、陈万卷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 二等奖 |
14 | 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索与实践 | 杨汉东、朱秋月、刘立生 | 江西服装学院 | 二等奖 |
15 | 服装设计专业“实境教学,技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康强、胡蓉、张艳红、杨华、袁丰华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6 | 高职纺织人才关键性职业能力培养的生产性仿真训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陶建勤、陈锡勇、朱红、张娟娟、张惠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7 | 基于机织生产岗位的高职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蔡永东、周祥、佟昀、姜生、隋全侠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8 | 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理论体系及项目化产品教学研究与实践 | 薛福平、周主国、苏燕璇、卢晓燕 |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9 | “制版师岗位证书”与“学力证书”双证合一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 郑小飞、许淑燕、丁林、余光明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 二等奖 |
20 | 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现代纺织纺织技术专业建设 | 魏雪梅、韩文泉、杨磊、于京现、孟祥东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二等奖 |
21 | 高职院校“教学做、教管学、教产研”三个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瞿才新、刘华、杜梅、王前文、毛雷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22 | “生产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 黄卫平、顾明智、赵玲珍、项建华、张洁青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日报印刷厂 | 二等奖 |
23 | 基于“4R理论”的订单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王小雷、陶辉、熊兆飞 | 武汉纺织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24 | 染整技术专业“校→企→校→企”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冯国平、田恬、刘建平、高介平、袁霞、朱红、张国成、钱亚军、向志娟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常州市盛宇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宜兴坤坤轻纺有限公司 | 二等奖 |
25 | 中职纺织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分层分段多维复式”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刘霞、黄启良、雷敏、刘梅、朱华平、潘荫缝、卜艳阳 |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 二等奖 |
26 | 基于产业发展的服装设计专业建设与实践 | 阳川、童晓晖、张序贵、朱利容、王禧、李晓岩、陈立加、刘治君、胡毅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服装(服饰)行业协会 | 二等奖 |
27 | 行业职业标准融入高职服装纺织类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言宏元、陈志强、朱远胜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28 | 应对产业升级、契合岗位需求构建纺织装饰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 | 白志刚、徐颖、韦笑笑、寇永奇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29 | “校企合作”背景下纺织品设计专业《图案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 张伟、陈扣洋、陈洁、范友芳、陈明明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居梦莱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 二等奖 |
30 | 精品课程持续建设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张耘、王国燕、王毅、张茹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31 |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染色打样”职业核心技能的研究与实践 | 钱建栋、杨毅红、周家伟、周谨、顾宗玲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32 | 高职纺织艺术类专业“学、做、研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项建华、乔京禄、苏军强、薛霞、杨湛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加减 | 二等奖 |
33 | 纺织服装专业链特色资源库及开放式学习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周建、嵇波、刘春辉、吴新华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34 | 应用型会计人才“一纵三横”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 | 刘书兰、王珍义、杨红、刘圣妮、吴琛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 二等奖 |
35 | “产学一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 柳金发、曾宪萍、孙俊、马小强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36 | 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陈建华、刘子明、赵培新、赵振勇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37 | “项目**、双证融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陈 洁、张荣华、李建国、陈玉红、吕文静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38 | 基于达利典型产品的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许淑燕、郑小飞、郑路、徐剑、王颖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39 | 基于校企共同体下针织专业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 刘桠楠、卢华山、朱琪、卢英、严胜奇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40 | 纺织服装类院校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王志敏、王国燕、杨青建、蒋爱萍、陈小龙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41 |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项目化课程“下装结构设计与工艺”建设的实践 | 袁飞、郑小飞、邵新阳、竺近珠、卢玉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42 | 《纺纱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实践 | 杜梅、王文中、樊理山、王前文、位丽、高小亮、赵磊、戴俊、徐亚龙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43 | 切实推进工学结合,实践“两轮递进顶岗,双轨并进”人才培养模式 | 徐琳、曹留峰、吴志红、曹兵、徐红、周华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44 | 纺织院校中基于“双高”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 陈跃安、曹建军、王一凡、刘艳云、张建成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45 | CBE/DECUM职教理论及方法在纺织高职高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及创新 | 朱进忠、苏玉恒、周 蓉、许瑞超、毛慧贤、肖 丰、马 芹、吴保平、严广松、邹文林 | 河南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46 | 化纤生产技术专业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王安平、李爱香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三等奖 |
47 | 国贸专业面向纺织产业发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袁永友、谢少安、田俊芳、倪武帆、汪生金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 三等奖 |
48 |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张小帆、胡刚、黄敏、刘森、刘宏喜 |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49 | 服装设计专业“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穆红、陈珊、邵汉强、高岩、胡美欢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50 | 纺织类高职“四位一体”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肖海慧、许晓婷、邓凯、余志军、丁学华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大学城研发培训中心 | 三等奖 |
51 | 新型工业制版能力培养模式 | 白嘉良、王雪梅、祖秀霞、张志宇、杨旭 | 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 | 三等奖 |
52 | 三堂统合开展《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邓鹏举、熊丽华、王雪菲、韩英波 | 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53 | 服装 | 叶菀茵、张福良、胡贞华、朱俊丽、陈海珍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54 | “ 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培养高职服装人才 | 祖秀霞、王仁成、毕万新、李敏、吴忠正 | 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55 | “艺工结合”服装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李良、李晓兵、高小红、孟娟、宋洁、胡俊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56 | 基于职业发展“双轮驱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 薛玲珑、张荣华、徐宏桂、吉鸿、刘必千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57 | 《服装造型设计》工作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廖雪梅、朱利容、耿巍、李小岩、胡雪梅、将康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三等奖 |
58 | 校企合作与“三明治”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雅戈尔营销订单班为例 | 张芝萍、魏明、裘晓雯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雅戈尔服装控股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59 | 高职高专多元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尹析明、夏平、李坚、冯西宁、张序贵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三等奖 |
60 | “艺工结合”培养高职服装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赵展谊、张娟、宋芝军、刘玉森、厉谦 | 西安工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61 | 深圳市服装行业中小企业紧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 周世康、王晖 | 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学校 | 三等奖 |
62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 陈继娥 李竹君 唐琴 刘森 刘兰馨 |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华丰纺织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63 | 基于项目引导下的染整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改革和实践 | 高兆昶、封怀兵、刘德驹、曾春梅、朱露山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市印染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64 | 基于工作的“三个系统化”开发纺织专业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理论与方法 | 尹桂波、洪杰、金永安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65 | 高职《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 尚华、纪惠军、孙琪娟、石勇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66 | 基于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纺织服装类专业群为例 | 蓝烈煌、沈建根、沈铭钟、黄雪峰、 李春暖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67 | “做、展、评、辩”相融合的《服装面辅料应用》特色教学改革 | 季荣、张燕飞、陈敏、朱远胜、穆鸿云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艾特制衣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68 | 高职顶岗实习的管理与创新 | 叶宏武、朱远胜、赵旭东、邵月云、张满月、罗炳金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洁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69 | 实施“三主一评”模式实现实训、技能竞赛与技能鉴定一体化 | 李强林、刘妙丽、文德、黄方千、任建华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三等奖 |
70 | 商业包装设计项目化课程探索与实践 | 姚大斌、徐筱、李滨、徐观明、陆喜雨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市镇海区言吾言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宁波市天九印刷有限公司 | 三等奖 |
71 | “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新课程方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 | 易传英、张大能、刘真安、武英、郭迎选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三等奖 |
72 | 名企共赢模式下的服装终端类营销课程群建设 | 王禧、阳川、陈立加、吴洁、王琳兰、童晓晖、王川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三等奖 |
73 | 职业教育服装设计表现技法实战教学创新模式 | 郝永强、姜林、曹亚箭 | 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学校 | 三等奖 |
74 | 基于职业标准、岗位技能、技能大赛的“模块化、标准化、工作化”中职服装专业课程改革 | 刘霞 朱华平 马宇丽 汪薇 陈秋梅 |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 三等奖 |
75 | 课题:《染整技术项目教学》教材编写 | 梁菊红、郭常青、王开苗、顾乐华、杨秀稳、陈英华、程永爱 |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 | 三等奖 |
76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王秀芝、徐静、赵萌、李学伟、王秀燕 | 德州学院 | 三等奖 |
77 | 充分发挥服装企业、院校现有资源开展企校合作项目研究 | 孙金平、田金枝、吴玉娥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三等奖 |
78 | 校企合作高职纺织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 严瑛、杨建民、王显方、贾格维、王化冰、李扬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三等奖 |
79 | 职业院校产教结合的促进机制与策略研究 | 董敬贵、丁文利、李志贤、王剑平、朱坤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三等奖 |
80 | 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同步设放及多媒体教学系统在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王源峥、张其旺 | 安徽合肥服装学校 | 三等奖 |
81 | 构筑校本特色课程 开发模块教学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工艺课程及教材建设 | 郭雪松、周春华 | 杭州市服装职业**中学 | 三等奖 |
82 | 《关于我省纺织业装饰图案设计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及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 任光辉、郭建芳 、石向飞 、吴慧荣、张昌雷 |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 | 三等奖 |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